第二十二章

果园里早熟的桃子不少,陆政安等人仅用了一下午时间,就已经摘了将近一平板车的桃子。

既是要散着卖,自然少不了装桃子的器皿。好在陆铁柱几人会一些简易的编织,陆政安便出价每个筐子两文钱,让几个人连夜编出了三四十个筐子出来。

因为不知道桃子的价格,陆政安只能打听一下价格再卖。不过,一个人推着一板车果子,实在有些不方便。

恰好遇到村长家的婶子要去镇上赶集,陆政安索性和她结伴同行。可以让陆家婶子帮着看车子,陆政安也正好腾出手去打探一下价格。

陆家婶子本就对陆政安照顾有加,一听陆政安需要自己帮忙,而且又不是什么麻烦事,自然不会推脱。

等到两人将一车桃子推到街上,陆政安让陆家婶子帮忙看着车子,自己这才去早市打探价格。

因为是农忙季节,集市上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的人都不多,陆政安溜达了一圈儿也只在街角看到一处买桃子的小摊儿。

陆政安走上前问了一下价格,听到那摊主竟然报价八文钱一斤,陆政安当即就放下手里的桃子掉头就走。

八文钱一斤桃子,那他车上应当有将近两百斤之多,便是能还价到五文钱一斤,那他一车桃子还能卖将近一两银子。便是刨除掉成本和人工,将近两百斤桃子五六钱银子也是好赚的!

心里默默的算了账的陆政安不由得喜上眉梢,脚下的步子更是轻快的几分。

找到陆家婶子后,陆政安跟她说了一声,自己则推着板车开始走街串巷。

陆政安两世为人,这种推着板车沿街叫卖的活计还是第一次做。看着旁边毫无压力叫卖的小摊小贩们,陆政安挣扎了许久才堪堪喊了一嗓子。不过到底有些撒不开面子,叫卖的声音并不洪亮,但好歹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好在这个时节夏季水果还没大批量成熟,陆政安这不大响亮的叫卖声,还真的引来了三四位客人。因为价格稍高,问价的几位客人都有些犹豫。

陆政安见状倒也爽气,呵呵笑道:“这样吧,你们几位客人能够一起买十斤,我就一斤给你们便宜一文。这些桃子虽说都是自家种的,但是从开花到结果,我再拉倒镇上,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而且我还每人白送一个筐子,几位客人总得让我赚个辛苦钱吧。不瞒诸位,这个筐子还是我找人编的,一个还收我三文钱的工钱呢。”

陆政安一边说,一边拿出早就准备的小匕首将一个桃子一分四瓣儿,一一分给围观的几人。

“买不买没关系,大家可以先尝尝。要是不甜你们不买就是了。”

众人哪里见过这么卖东西的,生意还没开张就先让别人吃。不过,有便宜自然是能占则占。

几人接过陆政安递过来的桃子便尝了一口,发现陆政安确实没有说假话,桃子确实脆甜多汁很是可口。

围观的几位客人尝过桃子之后,都不由得动了心。更重要的是单买一斤要八文钱,几人合买十斤就能省下十多文。这十多文都能买将近十个鸡蛋了!

如此想来,几人也都觉得这桃子买的甚是划算,几人商量了一番,你三斤,他五斤的称下来,这一宗生意竟然卖了将近二十斤出去。

将铜板收进钱袋子里,陆政安听到哗啦啦的铜板进钱袋的声音,便也不讲什么面子不面子了,推着板车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扯开嗓子叫卖起来。

因着水果稀少,加上陆政安做生意活络会来事儿,不过一个时辰,来时的满满一车的桃子已经剩下不足二十斤了。

此时,已经将近巳时末,忙活了一上午的陆政安见到街边有一处卖馄饨的摊子,便想停下来吃点东西再继续。然而,刚等他把车子推到馄饨摊门口时,只听到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

陆政安下意识回头,只见宋淮书的父亲宋希仁正站在距离他几米开外的地方看着他。

陆政安属实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宋希仁,愣了一下后这才笑着走了过去。

陆政安:“前些天听淮书说您身体抱恙,我正说等农忙过后去看看您。今日看您气色甚好,身体可大好了?”

闻言,宋希仁点了点头:“本来也没什么大毛病,休息几天也就好了。你这是园子里的果子都熟了?”

“只是早熟了一部分,大部分都还有些生。”说着,陆政安拿了一个简易的竹筐捡了四五斤桃子递给宋希仁。

“这些果子伯父带回去给伯母和淮书尝尝,让他们得空就去我家玩。”

宋希仁在镇上开了家杂货铺,虽不卖生鲜水果,可也知道现在水果不便宜。陆政安这么小筐桃子,少说也得有个四五斤了。

而陆政安的收入全指望这家里的田地和门口的那片果园,宋希仁自是不肯收。不过,之后拗不过陆政安,只得接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