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完结(第3/6页)

虽说朱芝那时就预料到永嘉国必有变乱,但事情终于发生了,却又担心他父亲朱沆能不能承受得了。

“葛钰应该是在永嘉听到大军北征的消息之后,才决意发动兵变。虽说我们一个月前就注意到永嘉发生变故,但永嘉国各个港口都被葛钰派兵封锁住,朝中一时也搞不清楚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也无法直接下令水师出动。葛钰三天前亲自乘船到建邺负荆请罪,建邺那边先将葛钰收监了,今天才将葛钰的请罪折送来襄阳,”朱桐说道,“据葛钰的请罪折所述,高家已经被连根拔除了,只剩百余妇孺没杀;旧帝现在被囚于永嘉王宫,而永嘉郡王及世子等人皆死于流矢……”

“葛钰下手好狠啊!”朱芝禁不住感慨,问道,“现在对葛钰及葛家、永嘉国打算怎么处置?”

“父亲他老糊涂了,执意要对葛钰斩立决,要陛下出兵征讨永嘉,直至将叛兵彻底剿灭为止;史轸、董成等咨政大臣以及韩圭、刘师望、程伦英等人的主张也不尽相同,有主张监押葛钰,流放葛氏族人,有主张另选南归宗室子弟就藩永嘉,有主张直辖永嘉——今日在宫里讨论了一下午,陛下他却没有定论,说你这次回京要出任副相,这事还要听听你的意见再说。你觉得这事如何处置为好?”

“葛钰渡海请罪,是在知道北征大军攻破和林的消息之后吧?”朱芝猜测问道。

“算着时间,葛钰渡海请罪前,应该不知道北征大军攻破和林这事,”朱桐说道,“而且永嘉各个港口被葛钰派兵封锁,他们在岛上也没有办法及时听到什么风声——葛钰就是赌陛下心慈手软有可能放过葛家!”

“父亲他午后也进宫了,没有跟韩圭他们争吵?”朱芝问道。

“怎么没吵?”朱桐苦笑道,“在宫里争吵不过,气得快晕过去,身体不适就先回了宅子,陛下还特意派沥阳侯过来慰抚!沥阳侯应该还没有离开吧……”

朱芝在外任职多年,算着日子他今日归京,朱府也张灯结彩狠狠准备了一番,不仅朱家子侄都齐聚一堂,亲朋故旧也都赶到朱府相候,却不想永嘉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朱府也多有牵涉。

朱芝与朱桐回府,子侄亲朋也不敢上前打扰,只是略作寒暄,就前往父亲朱沆起居的院子看望。

沥阳侯郑屠还没有离去,朱芝上前拱手问候:“郑侯多时未见,精神焕发啊!”

都说居移气、移养体,这点在郑屠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年近七旬的郑屠身量不高,却无早年的干瘦,满头也不见半根白发,身穿紫袍,气度不凡,拱手跟朱芝说道:“陛下在宫里准备晚宴要为你接风洗尘,却是不料叫今天这事闹腾的,也不知道老大人这样子还能不能起得床来?”

“你们去吃酒,不要管我死活!”朱沆气哼哼的卧床叫道。

“都这把年纪了,还寻死觅活的,也不嫌臊得慌!”荣乐郡主拄着拐杖,敲打着地砖斥道。

朱芝见父亲身体并无大恙,稍加洗漱,就出来与亲朋故旧以及朱家子侄见面叙旧。除了郑屠一直留在朱府未走外,临到黄昏时宫里又遗人传诏朱家父子进宫赴宴,朱沆还想卧床不起,却抵不住荣乐郡主斥骂,只得气哼哼起身,一起前往宫中赴宴。

桐柏山匪乱平定之后,徐怀与唐盘、唐青、徐心庵、殷鹏、韩奇、徐武碛、徐胜、周景等人护随王禀前往岚州赴任,在第一次北征伐燕前夕,朱芝、朱桐兄弟二人随同王番及朱沆在家将郑寿、吕文虎等人护持下前来岚州,彼此结下深厚的情谊。

徐怀在宫中设宴,也没有将满朝文武都召集进宫。

除了唐盘还在和林坐镇、徐心庵前往西蜀接替朱芝出任制置安抚使、殷鹏出镇南诏行省外,也就将徐武碛、徐胜、周景、韩奇等早年就相识的故人召入宫中,为朱芝接风洗尘。

朱沆叫荣乐郡言斥骂一通,不得不陪同二子一起进宫赴宴,但喝过几轮酒便托身体不适先告退离开;朱沆离开不久,韩圭才露面,特意坐到朱芝身边,为午后在宫里与朱沆争吵之事解释一二:

“换作十年之前,葛氏在永嘉擅行兵变,我定然是附从郡公出兵之议,非荡平叛军不足以安寝,但此时却不能如郡公之愿,言语难免争执了几句……”

徐怀禅继登基,开创大豫王朝以来,一方面有些功勋重臣年纪渐老,精力不足以署理繁复的军政事务,但徐怀又不便直接让这些功勋重臣离开朝堂归乡养老去,还希望他们能继续为朝政治理献言献策,一方面也要保证中枢及地方官员有序轮调与提拔,特地在枢密院与政务院之外另置咨政院。

顾藩、王番、王举、徐武碛、苏老常、邓珪、徐武坤、徐武良、范雍、朱沆、刘献以及喻承珍等开国功勋重臣,都陆续以咨政大臣进咨政院参议国政,就不再承担具体的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