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框架(第2/3页)

理论上是这样,但圣人的裁决有时候不管用。就连太宗那般威望,他的旨意都被驳回过,而如果流程走不完,那皇帝的命令就是“乱命”、“中旨”,是不会具有法律效力的。

“中书、门下二省,先生觉得有存在的必要么?”邵树德问道。

宋乐叹了一口气,道:“殿下,君王是君王,宰相是宰相。”

邵树德默然。

他想起了明朝,朱元璋一开始执行的是一省六部制,即中书省统管六部,但他随后撤销了这个机构,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使得朱元璋在事实上兼领了宰相的职务。

宰相有决策权、议政权、执行权,朱元璋把决策权牢牢把在手里,朝官们只能给些建议,六部具体执行,权力为史上帝王之最。

这无疑会带来繁重的工作量。老朱也不客气,我上就我上,天天肝到深夜,让人无话可说。

曾几何时,宰相拥有全部权力,从决策到执行,皇帝无需过问。甚至皇帝不着调了,还要被宰相训斥,乃至换掉。

到了隋唐,宰相的权力有所削弱。三省六部和政事堂的存在,确保不会不会出现一个大权集于一身的权臣,因为皇帝可以往政事堂塞自己人。

一省六部制,宰相做决策,效率高,副作用是可能出现权臣。

三省六部制,宰相做决策,效率低,但很难出现权臣。

明清的内阁制,则是另外一个次元了,皇帝做决策,学士给建议——当然如果皇帝懒政或年幼,又会事实上变成一省六部制,但就法律制度层面而言,学士是没有决策权的,虽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他们往往可以钻空子,取得这个权力。

邵树德内心之中也有些不定。

他觉得,如果一步跨到明清皇帝直管六部的程度,不光文臣非议,怕是武将也要骇然,步子迈得有些太大了。

“殿下之前提六部尚书为正二品……”见邵树德不语,宋乐笑道:“其实明眼人都看在眼里,都若有所思。”

邵树德哈哈一笑,掩饰尴尬,小把戏被人看穿了。

“仆建议,裁撤尚书省,度支、盐铁、户部三司之权重归六部。六部置于中书省治下,保留门下省,如何?”宋乐问道。

这个三司是在中晚唐缺钱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藩镇割据之下,河北的上供就是象征性的,还经常一毛钱都不给朝廷。

河南、河东几乎也不给朝廷贡献财政,因为养了太多兵。比如东都镇原辖河南府、汝州,在德宗那会财政收入不到六十万缗,但他从来不给朝廷钱,相反还要朝廷转移支付贴钱。

京西北诸镇,更是完全依赖中央转移支付。

宣武镇养兵十万,也甚少给朝廷钱。

与之相对,南方很多藩镇年财政收入还不如宣武、徐州等镇呢,但却要上缴绝大部分赋税,因为他们不养几个兵——北方多为节度使,南方多为观察使,可知差别。

元和年间全国将近一百万武夫,绝大部分在北方,他们完全是财政黑洞。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朝廷财赋三分之二来自江南,用来弥补长安官僚机构以及巨大的平叛军费开支。

朝廷为了搞钱,派盐铁使到南方收税,转运使负责运输,三司应运而生。

德宗时盐利六百多万缗一年,绝大多数取自南方。

北方诸盐池,夏绥的自收自支,防御北边。

河北盐池根本不可能给中央钱,淄青海盐的利润也是揣自己兜里。

也就河中盐池朝廷能控制,但还得与藩镇分账,毕竟河中镇百余万人口要养五万大军,开支大——而人口是河中两倍的淮南镇却只有三万兵,这还是淮西叛乱后扩军得到的成就,在此之前,“不足万人”,省下来的钱自然要上缴中央。

三司混到现在,其实也搞不到几个钱了。

南方的观察使慢慢变成了节度使,他们养的兵也多了起来,再加上野心萌发,上供日少,朝廷财政崩溃是必然的事。

宋乐建议将三司重归户部,也是为了规范一些。

“好!”邵树德也退了一步,道:“三司重归户部,六部隶于中书省治下,门下省的审核批驳之权保留。但政事堂的选人范围,我想扩大一下。”

“如何个扩大法?”宋乐问道。

“以往政事堂成员仅限于中书、门下二省,偶有六部尚书,但不多,翰林院更少。”邵树德说道:“我看秘书省、翰林院乃至宗室都可以派人嘛。”

“秘书监、翰林学士不通政务,如何能参知政事?”宋乐皱眉道。

“秘书省、翰林院的官员可去地方履职,这不就懂政务了么?”邵树德反问道。

宋乐无言以对。

秘书省、翰林院都是亲近皇帝的机构。皇帝这是要培养私人,往政事堂塞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