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断金新策(第2/3页)

打一开始,南易就不太管断金楼的事,后来,庞二柱又在近前看着南家的变化,从一大家子围着一家店转,到开分店,又到南家人一个个跳出去弄新摊子,再到最后,一个南家人都没有,只让一个外人管着。

依庞二柱看来,南家已是家大业大,断金楼对南家而言,就是一桩玩着干的买卖,南家的实力又是深不可测,不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南易,新大儿媳闻人兰月如今也是有一号的人物,就是老太太手底下都有一帮老毛子帮着做事。

若是他有二心,肯定落不了好,若是跳出去单干,多半赚的还没份子钱多,若是他在断金楼倚老卖老,他也怕鱼死网不破,南家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不敢异动,既然歪路不通,还是好好表忠心吧,这不,东家都喊上了。

“呵呵,庞师傅,东家这称呼新鲜。”南易笑了笑,没有让庞二柱改口,而是紧接着说道:“现在红焖羊肉这道菜的名头在整个京城都挺响的,有做得好的,也有滥竽充数的。

这菜不便宜,按人数比例来说,吃过的人并不多,只是口口相传,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名,也听说这道菜好吃,没吃过前,使劲把这道菜往天上捧,在想象中,这是一道犹如龙肝凤胆般的菜。

名声响亮,就会有人借名头做生意,不管是不是正宗的红焖羊肉,也不管菜里头有没有羊肉,反正叫这个名把饕客忽悠到店里就对了。

这天底下正经做生意的少,投机取巧的多,劣币驱逐良币,用不了多久,红焖羊肉的名声也该臭大街了。

断金楼做这道菜六年了,想改个新名是来不及了,干脆就把这道菜从菜谱里去掉,往后要是老客问起来,照样给他们做,新客面前就不要再提起了。”

“南生,其实红焖羊肉这道菜名声臭了也没多大关系,三年前,断金楼开始提价,同样的菜,我们断金楼卖得比其他饭店贵,这是因为我们用料讲究、厨艺好,饕客吃的饭店多,有比较就知道我们的好。

断金楼的新客能变成老客的人,都是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也是比较有钱的人,这种人不容易受到别人影响,有他们自己的判断力。”

牛河说完,静静地看着南易,等着他发话。

南易略一琢磨,说道:“牛河,你说得有点道理,说到餐饮,我不如你见解深刻,那就先保持现状,等红焖羊肉真的臭大街了再做决定。

今天过来,说去掉红焖羊肉只是顺便,我主要想说另外一件事,等我说完,你们琢磨琢磨,看看对断金楼将来的运营有没有帮助。

1985年,现在的亚运村那里出现了东北一条街,小鸡炖蘑菇和今天的红焖羊肉差不多,也是突然一下子火起来。

今天回过头去分析一下原因,一是因为当年有大批知青从东北回来,他们比较接受东北菜的口味,二是刚刚告别物质匮乏时代,东北菜分量大,肉多,迎合老百姓到饭馆解馋的心态。

小鸡炖蘑菇,要说做法没什么稀奇,当年过来开饭馆的东北人,没几个厨子出身,我去吃过一次就能比饭馆里弄得像样。

之所以这道菜能火起来,关键在东北野生榛蘑,这个食材滋味浓郁,一开锅盖就能吸引食客,往往一桌要了,很快全店的客人都会要这道菜。

成也食材,败也食材,东北饭馆不到一年就黄,就因为野生榛蘑数量有限,价格越来越高,市场上很难买到,饭馆不得不替换成人工榛蘑,它在外观上与野生榛蘑没有任何区别,但口味上差距很大。

味道不如从前,会去的食客自然就少了。

小鸡炖蘑菇这道菜不在京城人的饮食结构里,却在一段时间卖得很好,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它也可以算是流行菜。

再说这红焖羊肉,庞师傅,它的来历你清楚吧?”

庞二柱错愕道:“东家,这道菜是你告诉我的。”

南易摆摆手,“我是问这道菜怎么创出来的。”

“取了京城涮羊肉和山城辣味火锅的精髓,把羊肉放到火锅汤底里炖。”庞二柱一句话把红焖羊肉的真谛简单明了地说透。

“嗯。”南易颔了颔首,“蓉城、山城的火锅在京城扎根也有十个年头,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今年脱胎于火锅的红焖羊肉会火呢?”

说完,南易看向庞二柱,等着他回答。

庞二柱微微叹气,说道:“在过去,京城菜主体是家常菜、回民菜、鲁菜和官府菜,从明代起,京城就以鲁菜为尊,老京城八大楼,都是鲁菜馆,主打清淡。清代也是一样,满汉全席主打的还是清淡,京城传统饮食没有刺激性口味,注重滋补。

前几年,羊肉的膻味开始变淡,到了去年,羊肉没膻味了,清水涮羊肉已经涮不出过去的味道,需要靠重口来调,红焖羊肉是这个原因才会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