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吹风号(第3/4页)

随后,脱将(权威人物)出场,发表议论,将事件推向高潮,如果整个过程不翻车,那热度延续一段时间以后自然消退,如果翻车,就需要火将出马,给炒作对象洗白,给公众留下正面形象,如果火将洗地无用,只能让除将出场,以一场其他热点事件,来转移公众注意力。

炒作的本质,就是眼球经济,目的在于快速获得关注度,在商业中,炒作是一个褒义词,商业炒作就是事件营销,重点就在于如何吸引眼球。”

谢修贤再次转身,正面示人,“我之前说了,为了跟上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在我已经想好成立吹风号研究所之时,我先去了一趟美国,了解学习互联网的原理与发展。

经过学习,我认识到互联网将会成为事件营销的利器,等互联网普及之后,我们要完成一个炒作项目,将会变得非常简单。

好了,言归正传,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炒作营销的几个重点,也就是提将的那部分工作。

利用情绪。

什么东西容易引起大众的情绪反应,从高级到低级,感动、认同、反差、争议、愤怒,一切的情绪都可以利用,但是具体的实施当中,该利用何种情绪需要甄别、判断。

制造反差,踩高捧低,把高的拉下来,把低的捧上去,大众一定会喜闻乐见。

比如有一名男子,泡妞无往不利,豪门大小姐、商场女精英、女医生,轻轻松松就可以拿下,但是有一次,他在一位长相非常丑陋的厂妹这里碰壁了,厂妹不但对他的殷勤不屑一顾,甚至还恶语相向。

如果我们炒作的对象是该男子,接下去该怎么做?如果我们炒作的对象是厂妹,接下去又该怎么做?

这两个问题,大家带回去思考,下次讲课我们再进行探讨。

总而言之,制造反差就是改变一个人或事物在大众心中的固有形象认知。

一个知名的亿万富翁蹲在路边吃炒粉;一个蹲在路边吃炒粉的路人甲,居然是隐形富豪;一个形象粗鄙,看起来如同没文化的农民,却是某高科技领域的科研大拿。

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要执行一个炒作项目,把一个整容女星打造成数千年一遇的美女,在炒作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大众接受一个观念——整容可以让自己受益,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成功。

制造感动,想让客户感动是比较难的,一般只能通过产品带动营销,想以事件营销来感动用户,自身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才行,否则根本无法实行。

关于这个,在华国近些年有两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一个是1980年砸万向轮,另外一个是1985年砸冰箱,我们不用分析两个案例中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只需要分析通过‘砸’事件所带来的品牌形象提升。

还有一个更成功的案例,范师傅祝全国小朋友生日快乐,通过生日祝福营销,范师傅成了人尽皆知的品牌,成了很多小朋友美好童年的一部分,可以想象一下,当这些小朋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主要消费群体之时,范师傅能获得多少回报。

不过,范师傅的营销也存在不足和局限性,成本太高,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随便复制的。

制造争议……”

讲台下,杜智戈聚精会神地听着谢修贤讲课,手里的笔唰唰作响,不停地记着笔记。他爱死了谢修贤说的东西,炒作,把别人玩于股掌之上,收割智商,这种感觉一定很棒。

南易从盅里舀着鹿肉,眼睛看着正前方一张桌前,一个小孩子弓着腰吃着东西,背弯得有点过分,南易很怀疑小孩子有脊柱侧弯的毛病。

“这个毛病好像现在的小孩子有点普遍,要不要投入研发一种矫正器?”

稍想了一会,南易把这个念头抛开,脊柱侧弯症状轻微可以靠运动调整,严重只是上医院,想研发出一种代替运动的产品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是研发出来,成本也不可能太低,根本不适合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

除非弄一款糊弄人的产品,通过广告营销,奔着收割智商税去。

南易自然不会这么做,这种做法突破了他的底线,拿消费者特别是孩子的健康开玩笑,若没有自己动手把亲生孩子溺死的狠心是做不出来的,南易显然不具备这种狠辣,说他是孩儿奴都不为过,他又岂会对亲生子女下狠手。

南易在这里瞎琢磨时,阿兰靓汤的五楼的办公室里,刚应酬了一圈的叶美兰正在和事实婚姻老公周正义聊起他。

“一楼八号桌几个人注意到了吗?”

“有什么特别吗?”

“那一桌领头的叫南易,他老婆是宇宙银行总行的高层。”

周正义眼睛一亮,“要去敬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