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6章 给我一个支点(第4/5页)

商量好了,便依计行事,身为外人的马原和江小伟还是留在宾馆看车,仡濮刀和苗小兰两人把南无为送到公安局门口,看着他走进院子里,这才离开去了邮电局。

仡濮刀再次拨通了南易的电话,把最新情况汇报了一遍。

“还不笨,知道去公安局躲着。”南易笑了一声,继续说道:“事情有了点变化,我刚刚看到消息,马家军在斯图加特世锦赛放卫星了,正是申奥的关口,田径出了好成绩,肯定会被大肆宣传,马家军很快会被立成典型。

之前一直有小道消息说马家军喝鳖血、吃人参、虫草、鹿肉、海参,其他的不管,这对虫草来说是利好消息,接下去价格肯定会猛涨,小兔崽子既然要做生意,那就让他参与一回大生意。

你们两个照旧去找扎西,不过沙琪玛只是附带,主要给他带句话,很快就有人去找他谈虫草的生意,想不想发大财让他自己看着办。

对了,先跟无为说一声,免得他的小自尊心受伤害。”

“明白。”

南易挂掉电话,眼睛对向电视屏幕,电视里正在播报1993年世锦赛的新闻——王军霞29分31秒78夺下10000米的世界纪录。

看了一会新闻,南易又拿起电话,打给了冼为忠。

牛肉堡第二次去拜访埃内迪娜扑了个空,人不在家,北极狐的人查了一下才知道蒂华纳集团和锡那罗亚集团又干起来了。

古兹曼或许是知道他自己很难过眼前这道坎,免不得要去监狱走一遭,在进去之前想着要做点布置,动作有点多,埃内迪娜不知道是躲起来了,还是跑去哪里搞名堂,农场的事情只能悬着。

南易在等着对方现身,正好新闻给了南易支点,推南无为一把,让他能赚个小几千万的零花钱,顺便再让他学习一下什么叫资源整合、人脉交际。

和冼为忠通过电话,南易又给姜尚渔业发了封邮件——海参,助华国足球走向世界!

接着,又把电话打给了葛翠竹,和她商量垦殖集团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吃下2000吨左右的东北人参产量,提前下订,跟着要起来的风潮赚上一笔,然后准备应对人参萧条期的到来。

垦殖集团刚刚介入人参产业的早期,市场上不管是野生参还是人工栽培,数量都不多,产不足需,市场缺口大,拉升价格上涨,涨幅很大。

一棵百克以上的一等野山参可以卖到几千几万乃至几十万元,克重较大的野山参可以卖到百万元以上的天价;1千克人工栽培的人参,药材市场上曾卖到500-700元,参农种一亩人参,平均每年可收入5000-10000元,是种植普通粮食作物收入的10倍以上。

在利益的驱动下,参产区的参农对野山参采取地毯式、掠夺式的采挖,每当产新前后,参农蜂拥而上,轮番采挖,不但采挖大苗,就连极小的幼苗也不放过,统统挖走,导致野山参产量逐年下降,资源匮乏,难以为继,几近绝迹。

1988年、1989年,垦殖集团参园出产的半野生人参卖到4000块—7000块/克,那两年参园的小日子过得不错,从老把头朴大山到普通工人都拿到了不菲的分红。

可惜,也只有那两年好光景,属于华国境内的长白山山脉几乎被人给刨了个遍,只有一些比较险峻地带的人参苗才得以存活。还好,北韩境内的没怎么受到破坏,山上的野山参还有不少。

山上的被刨光,导致野山参上市量极低,满足不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产区农民便大力发展人工栽培人参,扩大人参种植面积,不但农民种、林场农场工人种,就连城市的赋闲人员也租地种,无序地盲目地扩大人参种植面积,使产量成倍增长。

八十年代初,人工栽培的人参年产量不过才百吨出头,如今的年产量却达到了4000吨以上,整整增长了几十倍。

暂时人参的价格还算坚挺,这是因为目前人参行业还处于上行趋势,人参种植采取各大中医中药研究院和参农合作,进行所谓的“基地模式”,一方提供技术指导,帮着卖,一方负责出工出力、种植。

又由于前两年有独创性的种植技术,东北人参价格优惠、质量领先,开始占领国际,参农的日子比较好过,一户年收入可以过十万、二十万。

于是,跟风的来了,原先的参农过了几年好日子,脑子也开始活络了,基地模式,也就是合作模式,要让中医中药医院研究院作为中间商,参农感觉他们亏了,亏大发了,鬼知道他们在中间要吃掉多少好处。

参农们还真没想错,的确,按照事实来说,利润的大头是被医院研究院吃掉了。但是参农们没搞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大利益,人家凭什么又出技术,又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