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5章 梦想小镇,有点甜(第4/5页)

将来就算要扩大也会有选择性的扩大,避开与民争利的品类,简单的说,就是让垦殖集团不具备操控菜篮子的能力。

垦殖集团各块业务之所以独立建立公司,南易既有低调的考虑,也有多制造几个中间商,达到多缴税的目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话听着悦耳,可一件商品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多倒几手,又怎么保证国家的税收?又如何创造更多就业?

一家企业把所有流通环节都把控住,账目内部直接走完,压缩成本的主意打到税收上,这可就不太懂事,格局太低了。

……

第二天。

为了不错过菜市场上货的时间点,南易没有把南无为叫醒,让校花留下,他自己带着虎崽早早的就离开望海楼。

南易已经看过椰城的地方志,知道椰城以前有城墙,始于明朝,那时城墙内有一条十字街,南北这条街叫城内大街,中间这条往左是西门大街,往右就是东门大街,到民国时拆除城墙,南北这条改成博爱路;

而东西这两条街的名字都没变,现在还叫西门大街,还有东门大街,下店上住的椰城老骑楼便在这附近,这里代表着椰城的老容颜,很多老字号都是在这里经营,即使搬出去,前面也会打上个老博爱路或者老西门的前缀,以形容年代之久长。

东门与西门的交界处,是原来潮汕会馆所在的西关内牌坊,南易两人从天后宫一路走来,就走到了这里,西关内对面也有个牌坊,上面写着东门菜市场,这里是椰城最古老的菜市场。

它最初起源于干货海产品批发,后来逐渐形成了街市,呈一个短十字,长的这条就是从博爱路这边的东门市场的牌坊一直到塘边路,中间一条小街左右横出去。

东门菜市场是怎么形成的,年代和自发性已经不可考,没有店面也没有棚子,就在小道的街边摆着摊位,巷子又窄且挤,南易两人到的时候,各个摊位正在出摊、上货,行人、自行车、三轮车交织在一起。

这时候的猪肉档老板会被称呼为杀猪佬,无他,他们卖的猪肉一般都是自己跑乡下去现杀的,所以,他们就不用凌晨起来去批猪肉,出档想早就能早一点。

南易眼前的猪肉档已经出摊了,一个老阿妈正在和杀猪佬讨价还价,杀猪佬嘴里叼着烟,手里的砍骨刀不停,嘴里的讨价声也不停。

不远处的鸡档也迎来了今天第一个开门生意,鸡笼里出现一只沾满血腥的手,一只只鸡拼命躲避着血腥之手,不想被它抓住,仿佛知道一被抓住就要被送上断头台。

一只鸡脖子被掐住,手顺着脖子往下一撸就牢牢抓住鸡翅根,鸡被拖出鸡笼,发出凄厉的叫声,声音一荡一荡。

过称,收钱,找钱,草绳捆住双鸡翅根,鸡到了买家的手里。

噗噗噗,吧嗒,吧嗒,鸡拉了,很大一坨。

如南易心里所想,钱货两讫的买卖双方因为鸡屎缺失的分量争吵起来。

鸡有点蔫,鸡屎又太大,多半开档前突击喂过食,至于有没有搀石子或沙子不太好说,得上手摸摸鸡的嗉囊才好判断。

看过热闹,记下鸡价,南易就继续往前走。

菜场的东西很齐全,从蔬菜到各种肉类、海鲜一应俱全,在摊档后面还有自建的居民楼,有祠堂,有各种批发部,房子的连接处还有弄堂,头探进去看看,发现延伸处是住家。

南易还在一隅看到了符氏大厦的门楼,按椰城这边的说法,这应该是符氏大屋,以前应该住着了不得的符姓人家。

在别人看傻帽一样的眼神中,南易把整个菜场逛了一个遍,找个角落把刚才记住的各种价格写下来,然后才有闲情逸致把自己当做游客慢慢游荡在菜场周边。

周边和菜场里一样,看起来陈旧,充斥着斑驳,而且又脏又乱,但是生活气息浓郁,生机勃勃,有各种小吃店、老骑楼、1989年小巷、老爸茶,这些构成了一个生活的完整氛围,缺一不可。

进入博爱路,小吃店变得更多,骑楼也多,走在骑楼下面,嗅着石灰墙沾水后散发出来的味道,能让人感觉到年代二字。

一路走去,街边的房子上的木板轮番被拆卸,门口,一张张桌子支棱起来,牛杂、腌粉、切鸡、糖水、红薯粥、切面,很多吃食,数不过来,看着都像是老字号。

南易鬼头鬼脑的探进一家店铺里,先平视再俯视,然后欠欠的来了个仰视,得,墙上挂着一个相框,里面镶嵌着先人的黑白照,直勾勾的看着南易,仿佛在对他说:“小子欸,眼睛不老实,今晚八点,我去找你。”

“不见不散!”

身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南易是可以在水井里养蛊的存在,从来不怕任何牛鬼蛇神,何况他还有个干爷爷姓蒋[秦广王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