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5章 烟酒回收(第2/3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有文化的人,我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尊重。”

“是。”陈维夼应道。

事情说完,其他人一一散去,在回家的路上,陈宗庆沉重的说道:“维宗,村里的钱不多了。”

“南易给过我一个号码,让我没钱就打过去,两亿港币之内,什么时候都有。”

“什么说法?”

“当村里借的,不要利息。”

“南易做事这么老道,村里的情况,他应该已经猜到了,再过些日子,他应该会来一趟。”陈宗庆如释重负的说道。

陈维宗说道:“估计不会太早来,他正是忙的时候。阿爸,过两天我去趟老挝,去矿上看看。”

“让鸣镝去,你继续忙南陈酒的事。”

陈维宗想了一下,说道:“也好。”

……

“世界上最小的随身听,拥有107项国际专利,科技引导未来,代号026,专注电子领域一百年。”

电视上代号026随身听的广告一播完,刘贞就问南易:“林光伟厂里生产的产品,真是世界最小的随身听?”

“真的,也可以说是全球唯一的随身听。”

刘贞听南易这么一说,立刻就反应过来,“随身听”三个字肯定被林光伟注册了,于是,撇撇嘴说道:“歪门邪道,107项专利是什么专利?不会全是外观专利吧?”

“不全是,你不要问,只要知道这107项专利真实存在就行了。”

只要想,一个产品拆解出上万项专利都不难,只是大部分专利只能管个卵用,107项专利里只有6项是有作用的,将来也许大概有可能编织出专利壁垒。

“嘁,你们这么能干,盛田昭夫知道吗?”

“井深大还约我吃饭呢。”南易怼道。

“他是……喔,索尼的创始人之一,负责技术的那个,你认识啊?”

“我就是个从索尼手里拿货卖的小角色,连分销商都算不上,怎么可能认识这么高层的人物。”

“少来。”刘贞撇了撇嘴,说道:“随身听的技术是你搞来的吧?”

“对啊,怎么了?”

“林光伟的厂子你居然没入股,打什么主意呢?”

“把我想成什么人了,光伟是我兄弟,帮帮他是应该的。”南易大言不惭的说道。

“得了吧,帮忙我信,单纯的帮忙我不信,你肯定有你的目的。”

“能有什么目的,无非就是看他做烫发器没前途,干脆给他指个更有前途的方向罢了。”南易说着,忽然把话题转移,“奶奶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姓林,既做房地产又做纺织,他有个女儿在台塆出生,也一直生活在那边。

十年前,这个女儿不顾家里的反对,嫁给了一个姓郭的穷小子……”

“说重点,编故事有瘾是吧?”

南易吧唧一下嘴,索然无味,叹了口气说道:“好吧,这个姓郭的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也开始搞电脑方便的代工,这个方向我看好,也许将来会勾着林光伟往这个方向发展,讲话完毕。”

“这样说话多好,简洁明了。”刘贞满意的赞了一句,“直接定位OEM,前景不大吧?”

“前景大不大,得看怎么做,再说做代工用工量大,可以创造不少就业机会。翻翻所有发达国家的经济崛起史,都绕不开战争和低价倾销,战争财我们是没机会了,那只有低价倾销,事实上我们也正在这么干。”

“懂了,接下去你就该说到通胀了,随着物价上涨,一切成本都会涨,用工成本自然也会涨,等涨到一定程度,我们的低价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到时候,企业就要面临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问题。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极低,又不具备升级空间,那为了维持成本优势,企业会极力压缩用工成本,相关行业的产业工人工资会变得非常微薄。

这个阶段肯定会到来,可我认为不会太快,国内的供求要达到平衡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现在就担心产业工人工资的问题,是不是太早了点?”

“我考虑的是附加值和产业转移的问题,乃基[NIKE]为什么搬到咱们国内来,还不就是出于成本和市场的考虑么。现在会搬过来,将来自然也会搬走。

就算是我们的燕尾蝶,如果能活得够久,将来肯定也要面临产业转移的问题,我已经在考虑要在哪个国家建立分厂,目前有两个备选,印剫和桑巴。”

“你是打算把低附加值的企业搬走,留下高附加值的?”刘贞问道。

“现在不好说,有可能低附加值的企业在达到峰值以前就抛售掉,不过,以后慢慢会减少在低附加值领域的投入是肯定的,而且,这一块我自己不会再去关注。”

“觉得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