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页)

宋瑶听到他的声音莫名晦涩,唇边泛起一丝苦笑,果然情况比她知道的还要糟糕许多。

不久之后,探路的暗卫回来了,报告密道里是安全的。

“安全就好,安全就好。”宝庆公公等了这么些时候,心思早就飘回了养心殿里。他是永平帝身边的老人了,此番宫中情况眼看就要发生巨变,他自然是要回去守着永平帝的。万一永平帝真有个好歹,他伺候了他一辈子,怎么也要走在他前头的。

宝庆公公又交代了暗卫统领几句,然后脚步匆忙地就准备往回走。

宋瑶看着他带着几分仓皇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两个孩子……

……………………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已经乱做一团。

文官本就手无缚鸡之力,听说几个皇子在宫外集结了人手,已然是忧心不已。

相比之下,武将出身的官员则沉着冷静地多。

但盛世素来是重文轻武,说是‘满朝文武’,但其实大殿之上有资格来参加早朝的武将也不过数人。

所以整个太和殿,听说二皇子几人在宫外集结士兵之后就吵嚷了起来。

不多时,永平帝摆驾太和殿。

殿内嘈杂的议论声这才低了下去,一众大臣低低地拜了下去。

永平帝的面色发白,眼神中更是难掩疲惫。

“众爱卿平身。”永平帝让群臣起了身,而后语气有些无力地接着道:“朕知道今日之事你们中有人完全不知情,有人却是早早就知道的。朕躬耕朝政数十载,没想到今日竟会落到这种局面……”

“圣上!保重龙体!”群臣又齐齐跪下。

永平帝正要接着说话,就见殿外匆忙来了个小宫人禀报道:“圣上不好了!”

小太监咽了咽口水,还没来得及说完后头的话,只见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一身戎装,在各自侍卫的簇拥下进了来。

太和殿内本就站了一众大臣,此时骤然多了这么些人,顿时就变得拥挤不堪。但就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群臣反而不敢再说话了。殿内陡然安静了下来。

此时永平帝脸上也出现了诧异的神色,他顿时站起身,厉声质问道:“尔等竖子如何进的宫?御前侍卫统领何在?!”

皇宫内侍卫足有千人,几道宫门更是把守森严。是以当永平帝知道二皇子他们在宫外集结人手的时候也不是多么惊慌。而且今遭他安排暗卫护送宋瑶他们出宫的时候也交代了他们另一个任务,就是拿了她的令牌去西山大营调兵。

从皇宫到西山大营,来回也不过半日功夫,这点时间皇宫的侍卫也绝对抵挡得住。

但永平帝绝对没想到的是,二皇子他们居然堂而皇之地就带人入了宫。算着时辰,就算是暗卫们在西山大营搬到了救兵,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了。

二皇子轻笑一声,不徐不疾道:“父皇何须惊慌,儿臣们前来不过是清君侧,并不会对您有任何不敬!”

永平帝勃然呵斥道:“尔等逆子公然带人逼宫,进还说不会对朕有不敬?尔等带宫外之人戎装佩剑进殿,已然是对朕最大的不敬!”说罢,他又扬声道:“来人!拿下这几个逆子!”

永平帝虽不知道二皇子等人是怎么进的宫,但对太和殿的御前侍卫也很有信心,想着侍卫们抵挡二皇子几人一阵也不是问题,他先带着一众大臣退到其他地方,其他的再做打算。

换做平时,训练有素的御前侍卫早就一拥而入护驾,但此时大殿之上却是静的可怕,半晌都没有人进来。

“父皇,儿臣劝您歇口气。都到了这会儿功夫了,难道您还寄希望于这皇宫里的侍卫?”‘笑面虎’四皇子轻摇着纸扇,说罢纸扇一合,向后一招手,殿外便进来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直到此刻,永平帝面上的镇定才是真的绷不住了。

这中年男人不是别人,而是负责皇宫安全的大内都部署兼御前侍卫统领黄筹。

黄筹是永平帝还在潜邸时的老人了,和宝庆公公一样都是永平帝最坚实的左膀右臂。不然永平帝也不会放心把皇宫的守卫交到他手里。

永平帝虽然早就知道二皇子等人还有隐藏的势力,却没想到他们能收买到黄筹。甚至他见到二皇子等人堂而皇之地带着人带着兵器入宫,都以为他们是寻了别的暗道或者用了其他方法,绝对没想过黄筹居然会背叛自己。

黄筹的面上也呈现痛苦之色,他在永平帝面前跪下,红着眼睛道:“圣上,罪臣对不起您!”

“好,好得很!”永平帝踉跄了两步,差点直接仰倒。幸好后面有人及时把他接住。永平帝转头,就见到了身着袆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的李皇后。

“皇后,你怎么在此?”

李皇后扶着永平帝坐下,一手替他背后捋气,一边从容不迫道:“宫中出了此等大事,臣妾与圣上夫妻一体,自是应该共同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