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2页)

见她们都安排好了,宋瑶也就没有劝下去,只让她们注意自己的安全。

…………

楚承昭走的时候是秋末冬初。

很快就到了腊月,这年宋瑶在宫里过年,她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少了。

东宫上下的大小事务都让周嬷嬷和新来的元嬷嬷给一手包办了。

元嬷嬷虽然是刚来到宋瑶身边,却也是东宫的老人了,和周嬷嬷一样也是在东宫里服侍的。

只不同的是,周嬷嬷服侍的太子妃,元嬷嬷却是照料先太子身边的庶务的。

她们俩是老熟人,自有一番默契,也不会争权夺势的,很快就把东宫上下调丨教得跟铁桶似的。

等她们把东宫守好了,李皇后才放了后宫那些妃嫔靠近宋瑶——毕竟宋瑶是要在宫里长住的,不可能一辈子不和后宫里的女人打交道。

不过幸好宋瑶装傻充楞的功夫也学到了家。

那些个妃嫔来东宫,她就请人喝茶吃糕点,然后让她们见见两个孩子。

等寒暄过后,那些人再提起自己的所求,宋瑶要么就装傻做听不懂,要么就犹犹豫豫地说:“兹事体大,我初初入宫什么都不懂的。还是等我们殿下回来了,让他决断吧。”

有时候对方所求的不过是宋瑶去和李皇后提一嘴就能解决的小事,所以当听到她这种说辞的时候,对方都愣了,一时间都没想好怎么回答。

除了这样撞木钟的,还有不少来拜山头给宋瑶送礼的。

不值钱的东西宋瑶顺手收了,回头会让人回一份厚重一些的礼物。贵重的她是不收的,任凭对方巧舌如簧,说的天花乱坠,她说不收就是不收。对方是上赶着来卖好的,总不能强迫她收了,伤了和气,便只好不了了之。

这种情况发生几次之后,阖宫上下都知道东宫的宋侧妃是个不揽事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了。

后头她们又把主意打到了宋家人头上。

好在现在宋家当家的不是钱氏,而是二房太太王氏了。

宋瑶他二舅舅外放当了县官,王氏没有跟着一道去,而是留在了京中,一边看着儿子念书,陪着女儿待嫁,一边她就把宋家支撑了下来。

钱氏和孙氏过去虽然在家里跳得欢,眼下却不得不对着王氏低头了——二房的宋青山可是宋翰林之下唯一一个官身了。而且大房大房的人也不傻,知道二房这是入了楚承昭的眼,往后自然是青云直上。

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楚承昭独独选了二房,大房和三房的人心里酸得不行了,但也无济于事,只能向现实低头。

所以那些送礼的、想走门路的遇上王氏,王氏虽然身份没有宋瑶高贵,但年纪大,心里有成算,不动声色地就把人挡了回去,那些人自然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后头王氏还整理了一下送礼的名单,特地递了牌子进宫,求见了宋瑶。

宋瑶看到那堪比账簿子厚度的送礼人员名单,忍不住咂舌道:“如今殿下不在京城,我又不过是个小小侧妃。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上赶着来送东西。”

王氏就笑道:“侧妃勿要妄自菲薄,您是太孙殿下后院唯一的女子,又生下了两位玉雪可爱的小殿下。便是皇后娘娘,如今也要给您几分薄面的。”

王氏把宋瑶和楚承昭看成自己的大恩人,言语之间自然是捧着她。

不过她还真没有说错,在宋瑶第一次带着两个孩子进宫的时候,李皇后在人后都懒得理她,让她住在偏殿后,好吃好喝地就把她晾着了。也得亏她是个容易知足的,不然换个心气高的,指不定气成什么样。

可自从楚承昭被封为太孙后,李皇后对她虽然不说变了副嘴脸,但那种晾着她的情况是绝不会再有的了,不管是人前人后都把她当成了自家晚辈提携。现下她进宫之后,那就更不得了了,对她更是上心了。

所以说来说去,他们对她态度的变化全都是因为楚承昭身份的提高和对她的疼爱。

这么想着,宋瑶不禁就望向窗外发起了呆——

窗外大雪飘摇,天地间都像拉起了白色的帷幔,也不知道楚承昭和赵颐宁他们在南诏那边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