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我是圣母女主的(第2/3页)

可昨日施粥,光是买米就花了十六两!靠江大哥那点月例,压根不够她用啊!

玉娘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用早膳的时候,明显精神不济。

江素兰却在那兴致勃勃地说:“我听说镇上李老夫人建了一个归老院?”

“没错,李老夫人也是个大善人,去年冬至,她外出遇见几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就快冻死在路边,便让人把人安置在城东一个庄子上,今年就买了一块地,建了一个名叫归老院的地方,但凡无儿无女孤老无依的,都能住进去。”

江父连连点头,“刚建的时候,我和你柳伯伯一人捐了二十两,也算是一点心意,你也知道我的私房不多,二十两也是我咬牙出的。”

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玉娘一眼,玉娘只觉得整个人都臊得不行,头都不敢抬。

江母瞧见后,微微一笑。

“那真是大善,大嫂,你我何不去归老院瞧瞧?也出一份薄力,不瞒你们说,我这次回来,师叔和几位师兄师姐也给了一点盘缠,能去买些米粮送过去。”

“你的月例都在我这里存放着呢,哪里需要银子了,你就跟我说,”江母如此道。

玉娘也知道这个事,小姑子在师门里,据说很少下山,每次走的时候,公婆都想塞银子给对方带上,但她只要一点盘缠,其余的都存在婆婆手里。

郎君还曾玩笑道,小姑子的私房可比他们夫妻多不少呢。

“素兰说的对,那就一道去看看吧,”玉娘一边点头一边小声道。

她其实之前就想去了,但听郎君说是李老夫人办的地儿,李老夫人的长孙又和她的表姐柳二娘定了亲,玉娘便不想去了。

如今江素兰主动提起,她一不好婉拒,二也想去瞧瞧,便应下了。

江素兰拿了二两银子就出门了。

玉娘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拿了五两银子。

翠儿见此小声提醒着,“少夫人,再拿五两去,那盒子里就只剩下二两了。”

玉娘抿了抿唇,“归老院一共有三十多位老人,只拿一二两如何够用?”

“少夫人,”翠儿险些翻白眼了,“三十个人,就算给他们买一个月的米粮,加上每天都能吃的肉,也不过一两银子啊!”

“只买米粮如何够?眼看着天又凉了,得添些棉衣才是,棉被也得准备……”

这么一算五两银子还不够使呢,而且她也不想在江素兰面前被看低,于是一咬牙,就把银子全部揣上了。

翠儿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得亏她的月银是李叔那走的账,不然跟着这么一个散财夫人,她不得吃糠咽菜啊?

“大嫂,我准备买五十斤棒子面,五十斤米,再买二十斤猪肉,和一些盐,也不知道二两银子够不够,”江素兰有些羞涩的摸了摸自己腰间的荷包。

一听她只带了二两银子,玉娘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笑意也更深了,“应该够了,我打算买些棉衣和棉被送过去。”

于是江素兰就说先陪着她去买棉衣等。

到了店里,江素兰左右看了看,在小跑上前招呼她们的伙计面前声音略大道,“嫂子,这里最便宜的棉被,是一百文,这归老院一共三十人,光是棉被就要三两银子,还不说你准备买棉衣棉鞋了,你带的银子够吗?要是不够可以从账上走。”

“不,还是走我的私房银子吧,”玉娘坚定摇头,“爹娘和你行善都是用自己的私房,我自然也应该这样,伙计,劳烦给我三十床棉被,三十件棉衣,再来三十双棉鞋。”

翠儿很想说不用买成衣,可以买布和棉花让他们自己做衣服鞋子,但见玉娘压根不理会自己的眼色,翠儿索性垂下头不再搞小动作。

反正没银子的又不是她!

“呀,这东西不错,可惜我身上的银子不够,不能买了,大嫂,你瞧瞧,这棉帽对老人来说可用处大了。”

伙计机灵地上前,“可不!这天凉了,老人最是容易得风寒,咱们家的棉帽只需要十五文一顶,可划算了!”

玉娘也过来看,江素兰在一旁夸她,“大嫂心善,十五文一顶,三十人也才四钱多,伙计说的的确划算。”

“这位可是江家少夫人?”

伙计忽然道。

江素兰得意点头,“是,这是我大嫂,我大嫂是出了名的善心人,你应当听说过。”

“是了是了!我当是谁这么面善,原是江家二位善心人!归老院能有你们这份善心,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伙计也是个会做生意的,很快就把帽子等包了起来,一共花了六两八钱。

就在伙计要找给玉娘二钱银子的时候,江素兰盯着他漏一根脚趾的破鞋叹了口气,“伙计你也不容易,这天凉了,你也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