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6 新专(第2/3页)

“我昏迷了。”

“谁毒哑了朕的嗓子,拖出去枪毙一百遍!”

“我真的没气了。”

真声顶不上去,假声又太过刺耳,如果用吼的,又会显得太乱,不符合《呼喊》这首歌的风格。

“先休息休息吧,总不能把自己累死。”

“真的难唱。”季迟道,“慢慢摸索吧,专辑里有这么一首歌也挺有意思的。”

“要不是觉得有意思,我们不会投票好吗?”

“咱们再仔细琢磨琢磨,看怎么把这首歌唱好。”何钊道,“顾老师和大圆你俩就算了,没必要折腾你们的嗓子,我们几个再看看。”

顾熠的声线不高,加入Crown之后,他唱功才渐渐练了出来,但无论唱功好坏,嗓音是天生的,《呼喊》这首歌的确超出了他目前所能承受的极限。

低的不行,自然高的先上,谢行嘉和季迟杨艇的声线都比顾熠高,几人仔细琢磨了一会,打算用高音+饱满的情感代替纯粹的嘶吼,《呼喊》这个歌名原本就带有情绪的意味,再饱满一些,情绪再强烈一些,去触及《呼喊》这首歌所能到达的情绪的顶峰。

“我大声呼喊。”

“地球是自由的圆。”

“我不看现在。”

“反正第二天也会醒来。”

杨艇用力抬高声线的时候,顾熠和刘钧源握着拳头替对方打气。

“加油加油!”

等杨艇用真声把这一段歌词顶上去,顾熠简直想给对方鼓掌。

就像《孤独学神》里,刘风起不负重托拿下了比赛的胜利,杨艇把这一段唱出来的时候,顾熠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他的队友们,不管平时表现得多么摆烂,该靠谱的时候可以比任何人都靠谱。

“超强!!”

杨艇呼了一口气:“我快累死了。”

他这一段一遍过了,嗓音里不带一分沙哑,不过从录音室出来的时候,他脸涨得通红,嗓子也有些哑:“再让我试第二遍,我一定就不行了。”

“能挨过去就是胜利。”

谢行嘉和季迟两人也差不多,一直在强撑,演绎着情绪爆发和情绪崩溃中间的状态,但在几人不断的尝试下,《呼喊》这首歌似乎也没有一开始那么难唱了。

但依然录了很久。

Crown每一张专辑里都至少有一首很难唱的歌,但在几人记忆中,最艰难的依然是《夏花》,毕竟那是第一张EP第一首主打。

仔细想想,这首《呼喊》完全可以和《夏花》相媲美。

“我们好强!!”

“终于……”

“我现在连话都不想说,只想喝可乐。”

“想什么呢?只能喝白开水。”

“哎……”

几人瘫在地上感叹了片刻,又滚了一圈爬起身,去试听自己的录制。

毕竟是CD版本,当然要尽善尽美。

Crown几人歇了整整两天———就算已经是第六张专辑,录歌这件事依然让几人体会到了紧绷。

在这期间,几人都丝毫不敢放松。

情绪不能低落,声线必须保持最完美的状态,要根据每首歌曲的不同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每一首歌都是灵魂,而灵魂能否得到表达,取决于歌手的演绎。

录歌结束之后,专辑名终于也定了下来,叫做《狂想曲》。

六专并非每首歌都很有个性,也并非每一首歌都和之前的专辑风格不同,但它和Crown个人的联系并不紧密。

比如说主打歌《电灯》,来自于谢行嘉的观剧体验。

顾熠的《誓死》则是《亡国之君》这部电影产生的体悟。

《童话之春》和《乐园》都是两首幻想风的歌曲。

包括刘钧源这首《呼喊》,虽然是情绪的表达,却并非来自他本人和Crown其他人的情绪。

“就这么定了?”

“定了!”

专辑名定了,歌曲早就定了,对于专辑概念的设计自然也会分明,几人围在一起琢磨了一阵,定了一个略显花哨的封面。

Crown虽然没有人是美术或者艺术专业出身,但几人对专辑的风格永远有想法———都是围绕专辑的歌曲展开,哪怕再异想天开,也不能脱离歌曲本身。

到这一步,六专已经完成了大半。

六专发行和前几张专辑最大的不同是———专辑在国内音乐平台上线的同时,也会登陆北美及欧洲的音乐平台,全球同步上线。

这件事一直是「乐声」方面替Crown联系,「乐声」和海外合作很多,Crown只需要考虑专辑本身,其他工作都由 「乐声」来负责。

Crown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登上海外音乐平台,并且拥有一定销量的歌手之一。

「乐声」音乐早早在催六专和巡演,六专终于有了眉目,平台方发给几人的信息里,「巡演」这个词的频率忽然暴涨。

Crown几人忽然想起曾经被 「乐声」支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