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石浦有一片老区,这里被剧组租下作为拍摄地。

新区则是生活商业区,当然比不得大城市,但该有的东西也有。

其实连宾馆也有。

只是小城镇的宾馆就是三四层楼的自住房,既不方便,也不如租旧大屋划算。而外来者,尤其是像剧组这样的存在,那在对方眼里就是行走的冤大头,左右一锤子买卖,因此涨价起来没商量。

陈鹤之拍的剧商业味儿一直不浓。

她能讲好好故事,每部剧的收视率也都不错,但很少有人从她的剧里爆红,顶多让人民群众有个大概印象。

因为在她的剧组里,所有角色的个人特质都不明显,全是为故事服务的工具人。

就像她会要求丛琦不要那么美,压根不考虑用化妆盖住美丽。

而是直接要求她把皮肤吹糙冻裂。

所以,愿意进她组的要么是对演技对剧情有追求的,要么就是没多少选择的新人。

她能拉到的投资甚至比不上某些擅长走关系搞交际的导演。

也就导致整个剧组在能抠门的地方尽量发挥抠门作风。

丛琦没好意思跟暨和北在屋里待太久。

外面雨还没停,只是雨势有所减弱,两人借了把大伞就出门了。

剧组租住这一片虽然位于镇子边缘靠海处,路却是石板路,雨天也算干净。

暨和北撑着伞,长臂将丛琦揽进外套里裹着。

两人走得不慢。

先到袁大头堂食店吃了饭。

叫老板片了烧腊,又给两人点了香蒜蒸扇贝和海蛎煎。

随后按照先前捋好的单子买东西。

“被子要不然不买了吧,你就待几天而已,花这笔钱实在浪费。一会儿就搬我那套,晚上我跟同屋的挤一挤。”

主要是小镇本地人都相熟。

像自己一看就是外地来的,那这些人就会瞎开价。

丛琦这阵子也被宰过几次,后来就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不是说让我陪你?现在改主意,又不想要我留下了?”

暨和北问。

“这几天还没开拍我能陪你四处玩玩,等正式开拍就没时间理你了,你留下一定很无聊。”

丛琦穿着到腿肚子高的水鞋,时不时孩子气的往水坑里踩一脚。

踩完又跑回伞下。

“你肯定也有工作咯。别张嘴胡说不忙,你要是天天看我拍戏,我肯定特别紧张,然后发挥失常,接着就要被导演骂:你会不会演戏啊!不会就滚!诶,你别笑啊,陈导那么严肃,绝对能骂出这样的话。”

“那我脸就丢大了,所以你还是待几天就赶紧回去上班吧。”

“年底确实事儿不少。”

暨和北神色舒展。

她就是有这样的本事。

明明中心思想是不让自己留下,但就是能说出一股掏心窝子的味儿。

听到耳朵里就自动变成了“自己对她影响甚大,她的情绪都被自己带着”,所以才要忍痛拒绝。

丛琦继续:“郦姐给我留了电话,你回去后咱们还可以天天联系。”

暨和北挑眉。

“不要我的,要她的?”

丛琦眼神躲了躲,干笑一声:“那……那她说公司给的福利的嘛,不要白不要。”

“……很有道理。”

这经纪人还挺会办事的,对丛琦很尽心尽责。

丛琦赶忙问老板以后会不会占他便宜,会不会因为电话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暨和北表情有一瞬间卡壳。

慢半拍终于想起来了。

“咳、咳咳……不会的,一个电话而已,他好意思拿出来邀功吗?也不嫌跌份。”

“放心,既然是福利,那就安心收着。”

丛琦一听,放心了。

也对。

如果以后自己赚了钱,有了员工什么的。

从一百万中拿一千块作为激励手段,应该是很常见很不值一提的事。

若是四处嚷嚷,外人听了只会嫌不大气。

好歹是公司老板,又跟暨和北是朋友,应该不至于拿这作为施恩的表现。

暨和北在石浦逗留了四天。

这四天里除了由女朋友带着四处转悠,就是跟剧组谈了谈投资,让剧组改善演员生活环境以及现场安全问题。

他给丛琦的说词是看好这部剧,觉得能赚钱所以才小投一笔。

因着男朋友投了钱,丛琦就更用心了。

光是人物小记,每一场戏衔接的情绪,她到时候该怎么表现就整整写了一个小本子。

她害怕自己不是天赋型,万一上场了是一块朽木,所以在拍之前就不断将这一个多月真实体会到的感觉套用到角色上,不停在脑子里想象美萍是什么样的人。

譬如:

她为什么能在爱人死的第三天就嫁人?

对待坚持给未婚夫守节,打算继承他的船撑起打渔工作的雁子是什么心态?

是鄙视,是觉得她傻,还是隐隐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