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开太平(第3/4页)

“所以陛下需要太子殿下来办这件事,便是要告诉全天下,太子殿下……亦是支持太平府,更是教这些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跟着张安世横冲直撞的官吏们知晓,陛下若是……”

杨溥在此,故意顿了顿,随即才又道:“那也有太子殿下在,宫中的事,不必他们烦恼,他们只要敢破釜沉舟,将来必可高枕无忧。”

朱高炽道:“父皇是要借我这个名?”

杨溥微笑道:“正是如此。”

朱高炽道:“杨先生,看来父皇是彻底打定主意了。”

杨溥道:“对比如此悬殊,陛下怎会不下定决心呢?太子殿下性情宽和,陛下这是知道殿下并非是严厉之人,所以才提点殿下,该有所动作了。”

朱高炽叹了口气道:“从新政的结果来看,这新政已是不可避免了。只是本宫害怕过于急迫,闹得天下动荡罢了。不过……父皇既是下定了决心,我这做儿子的,岂可犹豫呢?再者说了,安世这小子,做出了实绩,本宫也是吐气扬眉。”

杨溥对此,没有过多话语,脸上却带着微笑,算是认同。

朱高炽心情轻松起来,道:“其实啊……依本宫看,得让瞻基来下这一道任命,那些太平府官吏,才肯宽心呢。”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杨溥听了,也不由得忍俊不禁。

你看……三代人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这若是不放心,就有点不太礼貌了。

可此时,却听一个声音道:“哎呀,姐夫,你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朱高炽:“……”

却见张安世兴冲冲地走进来。

杨溥惊讶,连忙起身向张安世见礼。

张安世只向他点点头,便兴奋地道:“让朱瞻基来,那就再好不过了。瞻基,瞻基呢?教他来,我要亲自督促他写任命书。”

朱高炽于是道:“好啦,不要胡闹。”

他落座,接着道:“你在太平府的事,本宫已知道了,干的不错,很好,本宫也与有荣焉。此番又有凤阳府、淮安府、镇江数府的知府、知县尽都被罢黜,如今陛下命本宫选任新官,本宫想着……还是让太平府的官吏来充任,你给本宫拟一个章程来,择定人选。”

张安世道:“姐夫,这个好办,我过几日,便拟一个人选。”

朱高炽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暗示道:“要雷厉风行的。”

张安世道:“肯定雷厉风行!只是有一些人,可能官职比较低微……让他们直接……升任,会不会……”

这可能涉及到,连续跳好几级的情况了。

“这个无碍。”就在朱高炽犹豫之际,杨溥毫不犹豫地道:“其实只要让他们暂试即可,朝廷本就有‘试知府’、‘试知县’的先例,可暂不增级品,先试任,若是果然堪用,再令其转正即可。”

张安世道:“还是杨学士懂得多。”

杨溥笑着道:“不过文官,倒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只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有‘试千户’的前例罢了,不过此等事,讲究的就是变通,太平府本就是开了先河,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现在要的只是实效。”

朱高炽微笑道:“你瞧,杨师傅将本宫的话都说了。”

张安世道:“这样的话,那么就算是敲定了。”

“不急。”杨溥却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没商议好。”

朱高炽道:“何事?”

杨溥道:“不必先任命太平府的人。而是……请太子殿下,先任命翰林官去任知府和知县……”

朱高炽:“……”

张安世好像一下子捕捉到了什么,眼睛好像一下子开了光,骤然明亮起来。

翰林官,去担任知府、知县,这显然是疯了。

一方面,翰林清贵,同样七品的编修,和七品的知县,表面上品级相同,实则却是天差地别。

说难听一点,区区知县,在编修的眼里,狗都不如。

若是让编修去,这等于是要杀人全家了。

另一方面,陛下刚刚罢了这么多知府和知县的官,而且这些人的子孙还为吏,由此可见,继任这样的官位,风险是极高的。

你能保证自己来年,粮食不会减产?而且不惹到天怒人怨的情况之下,还能朝着太平府的标准上缴一定的钱粮?

一旦到了来年,又是老样子,就意味着,可能这些新官,也要和他们的前任一样完蛋了。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是了,是了,姐夫,你应该表示一下对翰林们的看重,他们不是最喜欢侃侃而谈的吗?若是直接任命太平府的官吏,他们肯定又不服。索性先任命他们,他们就一定好像死了爹娘一样。”

朱高炽不免犹豫道:“这样是不是有些……有些……”

他本想说阴损,可想到这是杨溥的主意……便不好说得过于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