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这舍利又大又圆(第3/5页)

“烧结不出,说明他没有修成正果,这可是陛下册封的禅师,没有修成正果,岂不正印证了他平日里助纣为虐,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吗?”

听闻慧珍当即火化,居然这寺庙里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

更有不少读书人,纷纷来看热闹。

许多人就是奔着看笑话的心态,即便是读书人,也笃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即便人生前报不了,可到了死后……这报应终究会来。

于是乎……万众期待。

可这些人里不包括姚广孝,他一直皱着眉头,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他发现事态稍稍有些失控了。

当下,便在侧殿里对张安世道:“张施主,现在又来了许多香客,还有不少读书人,哎……造孽啊造孽啊。”

张安世宽慰着道:“姚师傅,你平日里不是一向镇定的吗?稍安勿躁,相信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姚广孝疲倦地缓缓落座,而后幽幽地叹息道:“做人要讲良心,何况还是僧人?现在被万千人耻笑的毕竟是贫僧的师傅啊,要我于心何忍?”

张安世看姚广孝心情越发低落,便移开了话题,道:“空空在寺中如何了?”

姚广孝便道:“他如今很是安分。”

张安世不由感慨道:“人啊,经历了大变故,能做到他这样,已是不容易了。”

姚广孝颔首:“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和尚。”

说着,二人便各自喝茶,却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此时,有小沙弥匆匆而来道:“师傅,安南侯,已经开始烧了。”

张安世点头,突然对姚广孝道:“现在这寺庙里,每年的香火钱有多少?”

“你想做什么?”姚广孝直直地看着他,眼中是明显的警惕。

张安世笑了笑道:“问问嘛,随口问问。”

姚广孝道:“其实也没多少。”

“可是你们在钱庄里,就存着了几十万两的银子,不只如此,你们每年还大量地购置田地。”

姚广孝口里只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张安世却没打算放过他,继续道:“且不说真金白银,单单大量购置的土地,每年就是一大笔的开销,这寺产很是惊人……那些人……真都如我这般大方,舍得给这么多香油钱吗?”

姚广孝微微合着眼睛,继续念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张安世继续自顾自似的说着:“我细细思来……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得这寺庙一半的股,我就要开源节流,拿给我承包的话,我先裁掉一半的僧人,留这么多念经的没啥用。”

“除此之外……将这寺庙的地产,要重新打包整理一下,单靠租种土地的收益,终究是太低了。还有,既是寺庙,得走古朴的风格,不要动不动就建宝殿,刷金漆,佛在你我心中啊……”

姚广孝依旧不为所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张安世似乎一点不在乎姚广孝不回应他的话,接着道:“还有,一味的要香油钱也不好,要打造IP,IP知道吗?要将一些吃饱了撑着,每日只念经的家伙,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僧团,去安南,去占城,去暹罗,那里信佛的不少,我们要开拓业务,这叫开源。”

说着,张安世叹息道:“还要鼓励善男信女,将银子存进钱庄里,尤其是安南那边,新的钱庄刚开张,安南百姓太苦啦,他们从前被胡氏这样的人统治,现在最需的是心理的慰藉……得告诉他们,佛祖见不得阿堵物,可如果将这阿堵物,也就是金银存进钱庄,兑换我钱庄的金票和银票,那就可以了。”

姚广孝今儿居然脾气出奇的好,依旧还是一声不吭。

足足过了两个多时辰。

这时,又有小沙弥急匆匆地来道:“师傅,安南侯,开炉了。”

姚广孝听罢,立即站了起来,他已经受不了张安世没完没了的絮絮叨叨了。

当下,连忙起身道:“好,这便去开炉。”

一般开炉,都是僧人们和许多寺庙里重要的善男信女们一道见证。

于是寺中的僧人都聚在大雄宝殿里,木鱼声此起彼伏。

随即,便又有人抬了大缸,这大缸早已被烧得乌黑,一般的火化,都是用柴火烧,可这一次,张安世用的却是高炉,温度极高,可以达到两千度。

烧完之后,再让人将这大缸,从高炉里取出。

此时,不少人早已聚集于此,一个个翘首以盼。

数十个僧人,数十个香客,此时围着这缸,一个个神色凝重。

姚广孝和张安世到了,其中一个香客,姓张名顺,张家在南京城乃是大户,平日里给寺庙里的香油钱不少,所以准张家来开缸,不过那张老太公身体不好,便让儿子来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