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龙颜大悦(第3/5页)

陈继忙拜倒道:“臣……臣……”

他有些心痛。

好端端的,怎么这安南就被攻破了呢!

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于是陈继道:“陛下,这奏疏……是否……”

他这话,可是说是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是啊……这里头实在太诡异了,不会是虚报吧?

朱棣顿时冷哼一声,却是捡起了第二份奏疏,低头一看,口里则道:“你的意思是朱高煦骗朕?”

“臣……臣不敢。”

朱棣冷然道:“那么……朱能也会欺君罔上吗?这一封,乃是朱能弹劾朱高煦人等的奏疏,说他们占了安南,断绝中军南下的要道,不奉征夷大将军之命……”

陈继脸色一变,这又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不过他很清楚,这是很常见的前方将士们争功的戏码。

只是这一次,更让人大开眼界一些,为了争功,连父子都反目成仇了。

朱棣则是大骂道:“朱勇这厮,真是不孝,连他爹都这般对待,朕一定要好好骂骂他,入他娘的!”

朱棣路上露出几分恼怒之色,可只有朱棣知道,他此时的心里有多狂喜。

心里的阴霾是一扫而空。

就在此时,有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慧眼识人,如今我大明举手灭亡安南,此不朽功业。陛下文治武功,光耀万世。”

这番话,犹如及时雨,一下子说到了朱棣的心坎里。

朱棣大喜:“哈哈……”

他美滋滋地道:“这些话,就不必写入邸报了,有朕自夸的嫌疑。”

张安世懂了,这句话不但要写入邸报,而且还要召集几个大儒来主笔,围绕这番话作为中心思想,一定要写出一篇好文章。

张安世道:“臣只听说,当初元人忽必烈,两征安南,俱都铩羽而归。元人兵戎之盛,亘古未有。可陛下区区一支偏师,便尽吞安南之地,由此可见,忽必烈自夸赫赫武功,可与陛下相比,却如萤火之虫与日夜争辉一般。”

“陛下虽不准臣见诸邸报报端,可臣以为,不但要见报,且还要好好的讲一讲这忽必烈征安南铩羽而归的往事,使天下人知晓,那元人毫无文治,只晓得彰显武力,可与我大明比较,不但文治远不如我大明正朔,其武功也相较不如。”

朱棣乐了。

捋须道:“若只是夸朕的武功,朕是不喜的。可若是为了与这鞑子们比较,却很有必要。教化百姓……使军民百姓知道前朝也不过尔尔,太祖高皇帝若知,必定欣慰。今我中国归于一统,那区区鞑子……如何可以比肩。”

张安世心里记下几个要点,心里美滋滋的。

他这一次,其实……觉得把握很大,毕竟这可是真下了大血本的,天下第一个骡马化军队,装备精良,对于安南人还有武器代差。

可毕竟战争的事,始终有些说不好,毕竟上一世,那意大利不也被黑叔叔们按在地上捶吗?

由此可见……这里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人。

现在总算赢了,张安世的一颗浮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朱棣此时也沉浸在喜悦之中。

不过他这种老将,很快就察觉出了里头的猫腻。

“张卿……朕记得,你当初让他们带了几个锦囊,这锦囊中,可授意了什么?”

张安世道:“陛下,臣确实给了几个锦囊,说出来不怕陛下笑话,这里头……确实授意了一些新的打法。”

朱棣愕然道:“新的打法?”

张安世道:“臣一直以为,当一支军马的武器改变了,那么它的作战方法也就改变了。而对付安南……想要一举拿下,只能采取速胜之法,所以……臣有罪,臣这几个兄弟如此冒险,确实是臣教的。”

打法变了?

朱棣来了兴趣,便道:“无论如何,此战众卿都有功劳,过几日,你与朱高煦几个,都要上章程来,给朕细细地说一说。”

朱棣随即看向朱高炽道:“太子这妻弟,将来可做管仲。”

朱高炽先是听闻朱高煦无恙,心里欢喜,此时又得父皇夸奖,自是有着几分激动,连忙道:“儿臣……儿臣……父皇……”

他结结巴巴的,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朱棣微微一笑,并不见怪,又看向解缙人等:“今日大捷,普天同庆,卿等好好学一学吧。”

随即,想起徐皇后还在担心。

于是道:“若再有安南的奏报,立即奉上。”

说着,让众大臣告退,自己则急匆匆地走了。

解缙几个……沉默着不言。

尤其是解缙,最是沮丧。

他抬头,见朱高炽等朱棣一走,便喜滋滋地拉着张安世说着些什么,那种难以掩饰的喜悦,让解缙有一种自己追求了的女神,结果和人滚了床单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