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卷,往死里卷(第4/5页)

“不过什么?”

“不过有一批书,已经往泰和县这边运来,足足有三百本……数目不小……小人以为,等到县城的时候,大抵是在后日清晨前后。”

“来了吗?”杨太公身躯一震,他既紧张又激动的样子,紧紧地盯着管事道:“三百本这么多?”

“是啊,说是备足了货,咱们泰和还算是少的很。”

“知道了,知道了。”杨太公道:“做好准备吧。”

“是。”

好不容易熬到了后日的凌晨。

此时应当一等天亮,这书铺就要开门售卖了。

泰和县里,售书的书铺只有一个。

因而,杨太公深吸一口气,召来管事:“待会儿,和老夫一道去县城。”

管事犹豫地道:“老爷,天色是不是太早了?”

杨太公道:“这是天大的事,咱们杨家子弟今年参加院试的,有六人,院试关系到的可是功名,怎么能小看呢?”

管事便忙道:“是,是。”

杨太公接着道:“还有,前些日子,让你卖粮的银子,可还在账上?”

管事道:“这两月,老爷都催着卖粮,除此之外,还有油坊去岁榨的油也卖了不少,银子都在账上躺着呢。”

“有多少?”

“五千三百两。”

“全部带上。”杨太公淡淡道。

管事的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看着杨太公。

“老爷,一本书才三两银子,咱们家里头,六个子弟去考,至多也只买六本。”

“谁说买六本?”杨太公面无表情,眼眸却是幽幽地看着管事。

管事一头雾水,不解地道:“难道……难道……不是吗?”

“买两百本,不,是有多少银子,就买多少本!那商铺只说拿第一版的书就可以优先去买,却没说,拿第一版书去能买多少本,那我们杨家……就能买多少是多少。”

管事依旧很是吃惊,忍不住问道:“老爷,这……这……要这么多干嘛?”

“蠢货。”杨太公狠狠地看着管事,严词厉色地道:“院试考的是八股吗?不,院试考的是本府之内,谁的八股作的更好,比的不是做文章,是以人比人。就说泰和县,若是人人都读这八股,人人都有长进,那么这书……岂不是白买了?”

管事恍然大悟,禁不住道:“所以……所以……只有别人买不成,咱们杨家的人买了,此番院试才大有希望。”

确实就是这么个意思。

似乎杨太公也很肉痛,这可基本上是要花掉家中的老本啊。

可想了想家族中即将考试的六个子弟,其中还有一个自己的次子,他便心里好受了些,道:“院试中了,就是秀才,秀才虽然比起吾儿杨相这进士而言,不算什么,可这就是功名,家族兴废,比的就是谁家功名多!”

“将来……这六个子弟,若有一两个能中举人,甚至中进士,这银子花的就值。银子没了,只要地还要在,将来总还可以积攒,可这功名错过了,便后悔也来不及了。”

说到这里,他一脸恼怒地接着道:“张安世那个混账,这该死的家伙,若不是他,我杨家中试的机会就更大,可如今……却也只好孤注一掷了。”

说话的时候,杨太公的身子是颤抖的,要下这样的决心,可不容易。

管事此时却是想到了什么,便道:“老爷,可这三百本,咱们只买了两百多本,不一样也……”

杨太公摇头:“少卖一个是一个,就算多一两成的把握,咱们也不亏。”

管事带着余虑道:“可是……就怕这边售完,县里的书铺,又去省城里补货呢?到时……”

杨太公冷笑道:“就算补货,至少也需十日功夫,才可将货运来,这院试再过一月功夫就要开始了,不说未来还补不补货,就算是补货,咱们的子弟也都温习了许多日了!”

“这书太厉害了,许多技法,是闻所未闻,谁先温习,谁便先占据先机!此事关乎我杨家满门荣辱,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快去准备,我们立即出发。”

管事听罢,再不相劝了。

在功名面前,对于杨氏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而言,确实银子什么都不是。

于是连夜,杨家人带着几乎一车的银子抵达了县城。

抵达的时候,天已微微亮。

可就在抵达书铺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竟已人山人海,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在叫骂。

已经来迟了吗?

杨太公大惊失色,心里不免焦急起来,于是连忙叫人去打听,才知道此时所有人都在叫骂不绝。

“老爷,老爷,不好啦,不好啦,咱们给人捷足先登了,城东周家人,已经将书一口气全买走了。”

杨太公只觉得眩晕,几乎要一头栽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