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朱燮元的判断(第2/2页)

你道为何?

原来宣府大同两镇虽在籍兵马二十万左右,实际不过十五六万耳。

就在这十五六万兵马之中,还有数万调往辽东充当客军,大多数又要驻守堡垒、城池,实际能动用之不过两万而已。

而就这两万机动兵力,宣大总督张凤翼还需要防备鞑子、北虏两处威胁,实在是守有余而攻不足。

故而朱燮元请求支援的书信他收到以后,迟迟未能回复,实在是左右为难,难下决断。

“报~左督师朱燮元再度来信,声称‘贼人’欲大举进犯,夺取山西全镇,请求军门率领大军,尽快南下支援,迟者悔之晚矣!”就在这是又有幕僚急急忙忙闯进来汇报道。

“知道了!”张凤翼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

“他有他的难,我亦有我的难!朝廷十余万大军尽聚蓟辽,谨防后金,岂有余力哉!”

事情就是这么可笑,堂堂大明,如今除了各地驻守兵马以外,实际能抽调出来的野战兵力,恐怕也就十万之数。

而就这十万之数,也像撒胡椒面似的,分散在河南、南直、保底、登莱、宣大三镇以及蓟辽、昌平等地。

一时间无法聚集在一起,大明朝廷欲与贼人一较高下,决一死战亦不可得。

“回复督师朱燮元,告诉他我已经编练了两万精兵,随时可以南下。”张凤翼不由冷静道。

“前提是我要见到人,见到贼人大举进犯,然后方可用兵,否则一切免谈!”

张凤翼担任兵部尚书多年,大明朝野什么情况,心里早跟明镜似的。

就在他回复左督师朱燮元的同时,早书信一封呈到御前,向崇祯皇帝朱由检请求:随时准备调用驻扎在蓟辽等地防备后金的客军入关,参与可能爆发的山西大战,一场最终决定大明最终命运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