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敲边鼓、针啄(第2/3页)

毕竟她再怎么胸有城府沉稳大气,也还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罢了。

深吸了一口气,勉力压制住心头种种,宝钗正想拿本书来转移注意力,又或是继续编写‘驯夫宝典’——比起先前一味讲究相夫教子的版本,如今的版本明显要偏激了不少。

只是还没等她决定好到底要做什么,忽就听莺儿在门外道:“姑娘,二爷差了人来,说是想请您马上过去一趟。”

“嗯?”

宝钗听了不由轻‘咦’了一声。

这里的‘二爷’是指薛蝌,而自家这位堂弟素来最是守礼,这夜半三更的,便有什么急事也该是请自己去婶婶,或者宝琴那边儿见面才对。

如今突然说要自己马上去他那里……

宝钗步出门外,看向薛蝌派来传话的丫鬟:“你可知是因为什么?”

“回大姑娘的话。”

那丫鬟忙躬身道:“奴婢也不知具体是怎么回事,不过多半是因为大爷的缘故——方才大爷来找我们爷,也不知说了什么,我们爷便悄悄让我来寻大姑娘。”

听说是与薛蟠有关,薛宝钗再不迟疑,忙领着莺儿转到二房那边儿。

远远的,就见薛蟠正与薛蝌在堂屋客厅里对饮,薛宝钗想也不想便迈步走了进去,沉着脸夺过薛蟠手上的酒杯,然后沉默的注视着他。

“妹、妹妹怎么来了?”

薛蟠讪讪的从椅子上起身,旋即想到了什么,转头狠狠瞪了薛蝌一眼。

薛蝌倒不惧他,当下也跟着起身,不慌不忙的道:“大哥也不知是因为什么,突然跑来说要托我照顾伯母和姐姐,话里话外还透露出即将远行的意思——我见势不对,便忙命人去请姐姐。”

说着,又冲二人一拱手道:“大哥和姐姐先聊着,我去外面处置一些私事。”

然后便头也不回的避了出去。

薛蟠见状,正暗骂自己所托非人,冷不丁就听薛宝钗问:“哥哥难道以为一走了之,姨妈就不会追究了?”

骤闻此言,薛蟠先是一愣,旋即垂头丧气道:“这么说,姨妈果然是来兴师问罪的?”

然后他又挠头不解:“这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我明明找了两个生面孔去送东西,且送完既打发他们回金陵老家了。”

“你送了什么?又是怎么送的?!”

薛宝钗继续冷着脸追问。

“就一条死狗。”

薛蟠比划着道:“装在箱子里,又放了些香料遮味儿……”

说到半截,忽又觉得不对:“怎么?姨妈难道没跟你们说?”

薛宝钗自然也是猜出来的。

薛蟠早不走晚不走,偏偏王夫人一来就要远走高飞,还巴巴的跑来将母亲妹妹托付给薛蝌,这其中若没有什么猫腻,那才真是见鬼了呢。

“姨妈一进门就将我支开了!”

宝钗咬紧银牙,不安道:“是不是兴师问罪,暂时还不得而知——哥哥且把事情仔细说一遍,看看到底是那里出了纰漏,再看看能不能设法弥补!”

听妹妹这么说,薛蟠忙将自己如何筹备,又如何执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薛宝钗听到他盗用‘林姓’,便气不打一处来:“哥哥真是糊涂了!若不用这个‘林’字还好,既用了,明眼人又怎会不猜疑到咱们头上?!”

“是因为这个漏了馅儿?”

薛蟠大惊:“我还以为能栽赃给林家,把那平妻的事情搅黄了呢!”

薛宝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下狠狠剜了他一眼,叮嘱道:“哥哥就在这里,哪儿也别去,且等我问清楚了再说!”

说完,又到外面托请薛蝌代为看管,这才转奔薛姨妈院里。

等到了正院,她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托请薛姨妈身边的丫鬟,借着奉茶的机会与薛姨妈通了消息。

待得知事情已经被遮掩过去了,薛宝钗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若事有不协,她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当面用‘平妻’事件兑子了——不过那一来,日后婆媳之间的关系可就难处了。

正准备离开,里面就传出往外走的脚步声。

薛宝钗急忙避到了暗处,眼瞅着薛姨妈与王夫人出了院门,这才重又现身。

因猜到薛姨妈多半是要送王夫人去下处休息,她随口问了句:“姨妈晚上住在何处。”

“就东北角上那个小院。”

东北角的小院?

那不是……

薛宝钗吃了一惊,脱口道:“怎么安排在那边了?”

回话的丫鬟不疑有他,当下笑道:“姑娘还不知道姨太太最是喜静么,再大观园里就选中了清堂茅舍,来咱们家也不例外,一向都是住在东北角那小院里的。”

这个理由倒也说的过去。

且不说姨母如何,母亲便再怎么不检点,也不可能会和亲姐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