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来不及起名(第3/3页)

李纨下意识点头道:“他昨儿也是这么说的……”

“好啊!”

这一下却让尤氏抓住了话柄,当下叉腰道:“我说你气色这么好呢,原来昨儿又和那杀千刀的去鬼混了!快老实交代,你们这阵子背着我都做了多少亏心事儿?!”

李纨那里肯说?

正在笑闹,就见银蝶引着个小丫鬟从外面进来,妯娌两个忙各自收敛了。

尤氏不快的问:“我这才出来一会儿,家里又怎么了?”

“没怎么。”

那小丫鬟忙道:“是亲家老太太刚才派人来知会,说是上午要来咱们府上做客。”

“又来了?”

尤氏闻言下意识往外走了两步,才发觉丫鬟说的是上午来做客,而不是已经到了宁国府,当下忍不住失声笑道:“我倒给忘了,如今家里也过上使奴唤婢的日子了——不急,等她们来了再禀给我就是。”

且不提尤氏和李纨。

却说这日尤老娘天不亮就起来捯饬,把女儿的头饰借来插了一脑袋。又吩咐新聘的家奴把新置办的马车刷了足足三遍,外面又裹了一层细绸子炫富,铆足了劲要在宁国府的豪奴面前挣一回体面。

不想等她押着臀伤未愈的三姐儿,喊上心疼首饰的二姐儿,雄赳赳气昂昂的出了家门,那马车却被一群书生堵在了路口,好半天也没能前进分毫。

急于显摆的尤老娘气的直跳脚,隔着车窗喝令车夫上前驱赶。

那车夫却没这胆子,惶恐的回道:“太太莫急,这些酸丁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像是要跟谁拼命似的,咱还是少招惹他们的好。”

听他这么说,尤老娘忍不住挑开窗帘探头张望,果见那堵路的书生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还不时攥拳高呼口号,说什么要‘誓讨国贼、正本清源’。

这时又有书生从路口那户人家里,扶出个一瘸一拐的满身绷带的人。

见此情景,书生们的情绪又肉眼可见的高涨了几分。

却听那伤员嘶声道:“诸位同窗,昨儿我因一时义愤怒斥那焦顺,招惹了荣国府的贵公子,被勒令在家反省,却不想……不想昨夜竟就有人闯进我家中,将我好一通……咳咳咳!”

他剧烈的咳嗽,仿似点燃了周遭的气氛,一时‘誓讨国贼、正本清源’的呼声震天动地。

那伤员也跟着喊了两声,然后慨然道:“在下头可断、血可流,读书人的气节却是万万不能丢的!如今我准备去书院揭发此事,请山长出面做主,带领咱们讨个公道——诸君可愿与我同往?!”

“同往、同往!”

“若是山长不管,咱们就去礼部讨说法!”

“去大理寺讨贼才是正理!”

学生簇拥着那伤员鼓噪而前,明明不远处就停着代步的马车,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招摇过市。

而直到这时尤家的马车才得以通行。

尤老娘缩回了脖子,好奇的问两个女儿:“这朝廷又出什么大奸臣了?”

尤二姐茫然摇头,尤三姐则是冷笑道:“这朝中头一个奸佞就是皇上的叔叔忠顺王,却只怕这些酸丁没胆子去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