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突之战(四十七)(第2/2页)

李德良难以置信的道:“怎么会没有俘虏呢?”

侯君集此次阵斩了一位突厥大酋,两位突厥梅录,被特批进入中军大帐内参议军事,终于可以登堂入室了。

听到李德良这话,忍不住苦笑道:“在这种战事中,前面的人想投降,会被后面的人刺死。即便是没被后面的人刺死,我们的将士也不可能纳降。”

李德良疑惑的道:“这是为什么?”

侯君集耐心的解释道:“因为我们的将士没有闲暇去辩解敌人是真降还是假降,也不可能分心去收缴敌人的兵刃,并将敌人带下战场。”

听到侯君集这话,李德良总算明白此战为什么没有俘虏了,也没有再发问。

李元吉见大家都没问题了,才缓缓的开口道:“长孙顺德,你一定要尽力救治好所有受伤的将士,同时去信给长安,让李纲、萧瑀等人征集你所需的药材,送到安定。

等营中受伤的将士能承受住颠簸了,就将他们送到安定静养。”

长孙顺德抱了抱拳,郑重的道:“臣知道了……”

李元吉看向了李世民道:“二哥,随后的战事要怎么安排,我要是所料不差的话,颉利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

李世民板着脸道:“随后我们尽可能的退避三舍,等苏定方他们到了以后,我们再跟颉利一战。”

李元吉感叹道:“苏定方他们到的时候,恐怕苏尼失也就返回怀安了,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突厥兵马就更多了。”

李世民冷哼道:“颉利要是愿意陪我们耗下去,我们就陪他耗!”

李元吉缓缓的点了一下头,没有再多言。

就眼下的情况看,耗的时间越长,对大唐越有利。

毕竟,颉利是客场作战,仅有麾下现有的兵马可以调动,大唐是主场作战,不仅能调动现有的兵马,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征兵,源源不断的征调辎重。

光是辎重这一项,大唐就能耗死颉利。

颉利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晌午的时候再次举兵来战。

只不过这一次,颉利并没有用骑兵打头阵,甚至都没用兵马,而是用了从庆州各地的百姓来打头阵。

当近十万的百姓,哭嚎着,惊叫着,乌泱泱的一片向白马川涌来的时候。

李元吉看的头皮发麻,其他人也看的头皮发麻,正严阵以待的将士们看到以后,一个个兵器都握不稳了,满脸的无所适从。

“怎么办?”

蔡允恭急声发问。

是放百姓们过来,还是把百姓们当成突厥人的前军一起下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选择题。

不需要派人去查探,就知道,百姓们中间一定潜藏着突厥的兵马。

一旦放百姓过来,潜藏在中间的突厥兵马突然发难,百姓们必然会乱作一团。

到时候,仅仅是混乱的百姓就足以将大唐所有的军阵冲垮,颉利可以带着人如同疾风折草一样的冲过来收割。

李世民一脸冷酷的站在那儿,只是他拿紧紧攥起的拳头证明了他内心并不平静,也没有他脸上表现的那么冷酷。

“必须下决断了,百姓们马上就要走到我们的阵前了。”

长孙顺德咬着牙催促。

李世民没说话,像是个石头人一样。

李元吉见此,长叹了一声道:“退吧!”

李世民瞪着眼看了过来。

他想听到的是下杀手的决断,可没听到,所以他非常的不满。

他有这个心思,但是不想下这个命令,就是为了不落人口实,不落一个屠杀百姓的名声。

虽然名声对他已经没什么用了,但他还想着翻身呢。

李元吉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感叹着道:“杀百姓,不是我们该做的,我们该想办法将他们救回来才是。

反正我们也不急着跟颉利决一死战,而且耗的时间越长,对我们好处越大,所以我们没必要争个一时。”

李世民依旧瞪着眼没说话。

李元吉看向李世民道:“你能确保我们在对百姓下了杀手以后,能取胜吗?”

李世民愣了一下。

李元吉继续道:“如果不能保证,那我们干嘛还要对百姓下杀手呢?”

现在又不是迫于无奈的时候,也不是没路可走,没必要对自己的百姓开刀。

李世民咬着牙道:“就怕颉利占到了便宜,然后得寸进尺。”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道:“那就放他进白马好了。只要他敢进白马,我们就可以堵住他的后路,将他彻底的埋葬在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