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夜

夜色下, 元澈与张牧初等率领的追骑分批从小路悄悄撤回,仅留百骑,马拖草捆, 继续追赶那些乔装的山匪。王泽等在后方遥遥跟着,只见前方蹄尘漫漫, 却不知还有多少人在。

追了有一会, 王泽心中生疑,见部队多有离散,一旁命人集结, 一旁令斥候去查探界碑。片刻之后,斥候复命, 只说已到了金城郡内。王泽心中暗惊,忙命人调拨马头回撤, 忽见远方蹄尘复现,火光摇曳, 但旗帜却已大不相同。

是凉王的军队。

元祐亲自领兵而来,身后的道路尘埃飞扬, 尽是败卒的死尸。王泽望了望身边的将士, 马匹和士兵俱是疲惫,但当他向后望去的时候,则更加绝望。他早已陷入凉王的包围圈中。

凉王也不欲多言, 横戟冷指王泽:“本王为王妃,取尔等首级。”

先前凉王初败陇山,为家族计, 族长商谈后, 令王泽的妹妹王韶蕴与凉王和离。然而杜太后不允,王泽便让安插在妹妹身边的侍女劝其自行了断。对此, 王泽感情上虽有愧疚,但义理觉得并无亏欠。既受家族荣光之沐,一饮一啄皆为世族之恵,危急存亡之秋,自然要担当起家族的责任。

他不怕死。

广袤原野的上空升起一轮冷月,王泽笑了笑,慢慢抬起了槊锋。

元澈与陆昭回到略阳城,此时内乱已平。魏钰庭等人将涉事者诏捕入狱,城中认领家人的百姓也相继离开,暂且回到各个乡亭,由乡老们安排后续事宜。

元澈与陆昭回到房间,各自除去了沾染血水的衣衫。今日略阳大乱,所幸没有酿成巨变,那些村民们已被劝返归家,日后也会陆续拿到补偿。

“那些煽动民众作乱的王氏子弟已然被抓,如今迁徙关押在华亭县内,我先让邓钧看着他们。”元澈洗了一把脸,转身出门,“我去冯让屋子里洗。”

“啊,好。”陆昭看似有意无意地答着。

此番安排也是对日后快速掌握天水等地军政有所帮助。陆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信息,对于日后整个西北统筹与掌握的人选,元澈属意的并不是彭通,也不是自己的兄长。

元澈回到官署还有事情要办,陆昭便带上一些伤药去看望云岫。城中内乱虽然平定,但混乱中云岫亦受了伤。然而走到回廊下,却遥遥看见一抹著青衫纶巾的瘦削身影已立在云岫的房门前,手中也托着各种伤药。

陆昭悄悄把药藏回了袖内。

“钟先生。”陆昭心中也是奇怪,她与钟长悦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先前她在安定,便没有在兄长身边看到过他。

“见过中书。”钟长悦见陆昭前来,眼神略有不自然,俯身施礼后问,“中书可是找云岫有事?”

听闻此言,陆昭顿有自己已成外人之感,反正等云岫伤好,自己也想让云岫帮忙去做这件事情,如今钟长悦既然来了,交给他做倒是更为妥当。陆昭遂笑了笑道:“我找先生有事。”

她稍稍压低了声音:“西北格局日后有变,烦请先生有机会致书彭刺史与我兄长,行台尚未建立,今有大乱,地方上哪些人家该做拉拢,那些人家需要趁势抹去,都要尽快筛选。”

钟长悦点了点头,又问:“殿下所定人选是谁?”

“邓钧。”陆昭皱了皱眉头,“三十岁许,很年轻。”

权门执政的时代,寒门子弟是挣脱不出来的。只有在太子崛起,风起云涌的世道,寒门才有一丝出头的希望。而时间,是寒门所能够达到成就的极限。三十岁便可进望刺史之位,那么在此后的二十年,在有着太子的庇护下,必会青云直上,一跃而起。

太快了。

钟长悦笑了笑:“中书想拖住他,只怕没有那么容易了。况且彭通受刘庄牵累,风评上只怕一时难以挽回了。”

魏钰庭,邓钧,这些人最终都是在与时间较量。陶侃荆州分陕的传奇,刘裕临终托孤的笑话,来不及布置,来不及缓步而行去避免那些权力路上的不得已,回顾青史万卷,不免掩卷叹息。

魏钰庭走的是中枢进位的路线,能干扰他的力量太多。而邓钧则是走军功上升,从她自身角度讲,并无太多施展空间。

不过也并非全无方法。

“邓钧的事情,我来试着处理。彭通无论做了什么都不能倒,安定并入北凉州也好,分成秦州也罢,必须是我们的。”陆昭说完之后,佯装闲话拜别,敛袖而去。

不远处一个房间的窗后,元澈的望着眼前的一幕,目光黯了黯。

回到房间,浴桶里的水已经烧好。陆昭除去里衣,让身体慢慢沉浸在水中,上臂伏在木桶的边缘,一只手慵懒地搅弄着桶中的热水。湿气氤氲,连同夕阳下他轻轻说出的情话,随雾气盘桓在她的周身。闭上双眼,仿佛自己早已置身于一个温柔的夏日,与花好,与风轻,远离了那些血腥与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