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载星辰,祝祷灵炉(第2/4页)

紫面老祖呵呵笑道:“你放心,剑仆虽然节俭,但不是不知道礼数的人,反正他是府主,等他自己处理吧。”

紫面老祖看向薛延年,很是欣慰,“你只听了关洛阳一段事迹,就决定亲自去看看,之后又决定邀请他来,修为虽然没涨多少,眼力倒是越来越好了。”

薛延年有些无奈,这师伯祖说话还是这么心直口快,就算夸人都让人心里听着挺不是滋味儿的。

早些年大伙决定把他供起来,别让他插手府主太多事务,现在想想,真是越想越觉得明智。

“唉……”

薛延年叹了口气,又不禁笑了一声。

今夜之战,今夜之胜,自然是一件喜事。

“秦师兄。”

薛延年笑道,“快去通知长老和弟子们,把战阵略微隐一隐吧,虽然要保持戒备,但也不必一直这么高强度运转了。”

“五帝大魔洞天被抽了这么多大好的灵脉,他们定要调派主力,调理洞天元气的。”

“把府主和关道兄他们的战果,也通报一下各部长老、弟子。”

秦司马也不禁露出笑容,起身离开。

关洛阳和王剑仆飞出议事大厅,向西北方而去。

王剑仆飞得很高,关洛阳也就跟着高了一些。

以这个高度看下去,凌晨的星月光芒和薄雾,荡漾在群山之间,山脉如同巨龙蜿蜒,卧在大地之上,峰岩苍翠。

天策府的种种建筑,都依循山势地理,如同这些山脉巨龙身上的甲胄、身旁的宝印。

到了接近洞天边缘的地方,山势走了一个弧线,在内侧留下一大块的平地,正是炼器工坊所在。

工坊里面,除了许多仓库之外,最显眼的,便属平地之上架起千百座高高的铁梁,大蟒般的锁链从铁梁上垂落下来,悬挂着种种法器,有兵刃、有盔甲、有战车。

匠师们穿行于其间,查验品质,元气冲撞,神光四射。

旁边不远处,火光熊熊,星光如柱,对应着八十八座大火炉。

铁炉之间都隔开一些距离,除了人来人往,搬运材料,取走法器的部件之外,还有很多修行者,似乎常年就盘坐在那些铁炉周边,默默念咒。

仔细去听,全都是祝祷神兵出炉的咒语,也是歌颂这些炼器炉的文章。

除了咒语之外还有手印,共同形成奇妙的法力符印,自然而然的飘向那些大火炉,融入炉身。

关洛阳观望那些至少都有几丈高的大火炉,眼神中映出火光与星光。

这炼器工坊周围,应该也布下了一种奇特的阵法,到了近处,就能够看见星光如柱,从九天之上垂落下来,落入那些炉子里面,但是离得稍远一些,就看不见这些连接天地的星光异象。

关洛阳惊奇道:“用星光炼器?这些炉子里面,法器成型好快!”

“这是星辰真火炼器炉。”

王剑仆一笑,说起这些炉子的来历。

道法天书之中,有许多完整的功法,而且流传到此界之时,都自然而然的变化成当时的人们熟悉的文字,可以说,是惠及此界众生的一桩天大的机遇。

但是修行之道,不是有一本功法就可以的。

任何人在刚刚起步的时候,都需要师长、需要资源。

早些年的修行者,没有什么名师,还可以靠自己摸索着,去练习功法中的内容,但是涉及到资源的部分,就难办了。

那些功法中提及的很多资源,有的是当时的修炼者,根本找不到的东西,还有的,则是这颗星球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他们只能千方百计的,寻找相似的事物来代替,或者用自己的法力,改变一些本来平凡的草木金石、虫鸟野兽,培养出近似之物。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天下关于修炼的种种资源,才算得上是丰富了起来。

但是在那个筚路蓝缕,举步维艰的时代,有两种资源,是不需要刻意去找,不需要自行培养,天下间随处可见的东西。

一是人,人在苦难之中产生的执念、天生的血肉、饱经风霜的心魂,都可以作为魔道修行的材料,这也是最早的几百年内,魔道修行者数量,比其他修行者多出百倍以上的原因。

只是,魔道凶险,修炼魔道的人,常常有偏执发疯、神志崩溃、无相魔头反噬自身、自相残杀、乱惹仇家等等行为,所以人数最高,死亡率也最高,能修炼到更高境界的几率,也就显得极低。

后来,因为正道中的高手数量,与魔道的强者数目相仿,又比魔道更为团结,各种资源也都培养出来了,正道才渐渐拉回总人数上的劣势。

时至今日,天下间魔道修行者的总数,已经远没有百倍以上那样夸张的差距了,只能算是比正道总数略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