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夜跑达人的灵感,高载氧纳米颗粒(第2/3页)

“哈哈哈~”

同事们越围越多,笑声也越发嚣张。

就连卫总也被惊动了,投射过来一道怀疑的目光。

“小薛,身体这么差了吗?太累了要注意休息啊。”

“工作方面不用你操心,我看你们组小周能力也挺强,不如先交给他,你回家休息半年再说?”

“什么?你身体好着呢?那为啥跑个步还吸氧?是不是有什么病情瞒着我?”

这样的社死场面,瞬间让薛珅浑身一个激灵,立即打消了当众吸氧的念头。

“不行,要吸氧也只能提前吸,然后再跑步,否则肯定会被同事嘲笑。”

“不过提前吸也没啥用啊,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是有限的。”

“除非……”他突然眼前一亮,猛地站了起来。

“除非我能找到一种纳米颗粒,它拥有远超过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哪怕日常呼吸,也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满足肌肉组织的氧气需求,让我的身体再也不会感到疲惫。”

“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啊!”

“而且非常高大上,外表完全看不出来,同事们只会觉得我身体素质棒极了,牛逼Plus。”

想到自己在跑道上拔足飞奔,一骑绝尘,只留下一个飘逸而模糊的背影。

同事们被远远抛在身后,只能发出阵阵惊叹,纷纷投来仰慕的眼神。

薛珅顿时心痒痒的,恨不能马上就把这种神奇的纳米颗粒研究出来,当场给自己来上一管。

“还好,纳米颗粒是我的研究领域,携氧能力强的物质也有不少,我好好研究研究,难度应该不算太大。”

他一脸兴奋地打开电脑,开始钻研相关的文献资料。

这一番研究,瞬间就入了迷。

时间飞逝,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房间的灯光自动亮起。

“看了一天资料,收获不少。”

“现在业界对用于体内氧输送的仿生纳米材料的研究也算比较热门,我看了不少文献,总算有了一丝头绪。”

薛珅从电脑前起身,缓缓伸了个懒腰,来到窗边,极目远眺,陷入沉思之中。

人体的血液很辛苦,不但要输送身体必须的各种成分,还要运输大量生存所需的氧气。

毕竟人体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获得身体所必须的能量,氧气是人体的生命线。

精心设计的红细胞就是为了‘输送氧气’这一任务而存在的。

为了让自己达到最大效率,红细胞抛弃了传统细胞的所有成分,几乎完全是由血红蛋白构成。

而一个红细胞含有25万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直径5.5纳米的血红蛋白上面有4个卡位,能够精准携带四个氧分子。

本质上,红细胞就是一口集装箱,把氧气装在里面,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它本身并不使用氧气,而是用葡萄糖来满足能量需求。

不过,血红蛋白也有不足,那就是对一氧化碳的喜好,远远高于氧气。

如果存在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就会把它当成高峰时段列车上的乘客一样装走,而把氧气留在站台上,这就是一氧化碳让人窒息而死的原因。

与此同时,红细胞以一氧化氮为信号分子,随着身体不同时刻的需求变化,基本上决定了朝什么部位分配多少血液。

比如饭后给胃部提供足量血液以助消化,所以一般饭后大脑会感觉到困顿,这就是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

在正常海拔高度,红细胞占据了40%的血液体积,这一庞大而规律运转的系统,正常情况下是能够满足人体的氧气需求。

当然,不正常的情况下,肯定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比如去了高海拔地区,身体会像工厂一样加班加点,生产出大量红细胞,增加血液的输氧能力。

这样一来,在高原呆上一段时间,体内红细胞比例会增加一半左右。

如此高的红细胞含量,使得血液变得粘稠,流动迟缓,心脏的泵动压力剧增,嘴唇也开始发紫,手指粗得像棒槌,从而患上一种特殊的疾病。

不过只要转移到低海拔地区,问题就会消失。

当然,像运动过量导致乳酸堆积之类的问题就更多了。

而红细胞缺乏,导致体内供氧不足,也是贫血的主要病因。

如果能够制造出一种比红细胞输氧能力还要强的纳米颗粒,在急需大量氧气的情况下,短期内输入体内,用完后再通过代谢排出。

不但能解决运动时氧气不足的问题,减少无氧运动的损害,也能够治疗一些高原病症。

甚至,如果能长期使用的话,也可以用来治疗贫血疾病。

想到这里,薛珅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一开始研究这个,主要是为了个人兴趣,倒是没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