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冲击(第2/3页)

“除了中动脉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大脑静脉血管,静脉血管发生血栓,血管破裂的概率比动脉血管要低许多。”

“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植入微电极的难度就会很大,比单纯的放入大脑皮层要难得多。”

“好处就是,支架撑开后,可以牢牢地固定在血管壁上,能够长时间放置,甚至可以永久性植入,而不会对大脑皮层造成炎症或损伤。”

“血管支架的应用已经久经考验,比起开颅的植入方法,更加温和安全。”

说到这里,陈以清看向王大力:“支架的事就由大力负责,我等会把详细的参数,和现在使用的微电极数据都发给你,然后每周约个时间,一起跟进这部分工作。”

眼看着王大力点点头,他才再次移动目光,看向张莉。

“微电极放在血管里,搜集到的神经信号会更加多而乱,你目前的任务就是在猴子大脑中搜集尽可能多的神经信号,然后进行测试和分类,将它们都详细标识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对比。”

张莉面色凝重的点点头,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刷刷地记录着。

陈以清最后才看向闻人龙。

“你也不能闲着,你跟张莉一起,再改进一下信号处理算法。看看能不能通过某一个特定的信号,准确地识别到猴子的动作意图。”

“因为猴子做不同的动作,产生的大脑信号肯定不一样,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更多的信号,并用算法精准地辨别出来。”

“等到大力做出新型微电极支架,我们就把它植入猴子的脑血管,脑机接口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最后,他停顿下来,一个个地再次看过去,直视着每个人,缓缓说道。

“大脑中的血管总长度超过400公里,几乎可以抵达大脑的任何一个部位,且几乎贴着大脑表面。”

“假如血管支架的方案能够成功,我们将能够进入从未进入过的大脑部位,开启一个巨大的未知宝库,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啪啪啪!

每个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热烈地鼓起掌来。

……

接下来的几周内,四人都在忙碌地工作着。

王大力根据陈以清的构想,设计出了一种脑血管支架。

这种支架体积小巧,只有一根银针大小,由可扩展的网状支架电极组成。

无需开放式的脑部手术,只要在颈部进行一个小小的微创手术。

然后通过脑血管造影术,并借助一根导管辅助,就能穿过颈部血管,以及一系列弯曲的大脑血管,抵达大脑运动皮层上方的血管之中。

植入完毕后,只要取出辅助导管,支架就会开始在血管壁上扩张,形成一个中空的立体网格。

这个支架能够搜集大脑产生的神经电信号,然后传输给外部的接收器。

“预计一个支架要用20个传感器,然后支架的材料最好能用一种柔性合金,尺寸也要小,直径不超过5mm,尽量能放在所有的脑部血管之中。”

“当然再小一点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那样的话,就只能缩减上面的传感器了。”

思路刚滑到这里,王大力突然有点卡壳。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了一个画面,那是猴子头顶上的帽子,里面藏着四块神经芯片和接收器。

“看来,神经电信号搜集到了,怎么把它传输出去也是个难题啊。”

“猴子做的是开颅手术,微电极放入后,可以用相连的电线传输信号。但这个支架在血管里,要把信号传输出去,只能走血管这条路了。”

他拍了拍脑门,瞬间有了一个好主意。

“就像海底电缆一样,在支架屁股后面连一根线,就可以用来传输神经信号了,至于出口,可以放在颈部血管处。”

“可以在颈部皮下植入一块接收器,然后通过无线技术将接受到的神经信号传输到外部的便携式解码器上。”

“解码器拥有强大的芯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这些神经信号转换为特定的数字命令。”

“然后再次通过无线技术,对外骨骼或者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如此一来,瘫痪病人就可以用意念完成上网,喝水等一系列操作了。”

“ok,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先把支架设计出来再说。”

王大力得意地打了个响指,继续低头完善设计图纸。

与此同时,闻人龙也跟张莉一起忙着记录新的大脑信号,设计新的算法和电脑程序。

四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为即将开始的脑机接口实验做着准备。

……

时间飞逝,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

这一天,神经科学实验室迎来了一位特殊来客。

简练云一身白色职业装,紧跟在陈以清身后,一脸好奇地走进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