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糖尿病彻底治愈的曙光(第2/3页)

鹰国的胰岛素闹剧自然也传到了国内,被各方媒体争相转播,大家就跟看了一部跌宕起伏,处处反转的精彩剧集一样,连呼过瘾。

卫康自然也关注过此事,对此感到啼笑皆非。

“鹰国果然是自由国度,再狗血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幸好最终结果还不错。”

“起码礼来公司第一个认怂,胰岛素大幅降价,糖尿病人的负担总算能大大减轻,能过上一些好日子了。”

“礼来公司不愧是医药巨头,反应真够快的,这些能一百多年还活得好好的老家伙,果然都是老狐狸,没一个好相与的。”

“就是不知道其他胰岛素厂家会不会跟进了,如果坚持不降价,估计市场会被礼来瓜分殆尽,我估计他们也没这么傻,最后迟早会妥协,一起降价。”

“胰岛素市场的格局已成,起码在海外,口服胰岛素会占据中高端市场,注射胰岛素价格大降,彻底成为穷人也能用得起的日常药物,这对糖尿病人来说,属于大大利好。”

“所谓科技推动社会发展,大抵就是如此。”

“如果三巨头能就此完成转型,在降糖药上发力,倒也难说是福还是祸。”

卫康心里很清楚,礼来公司降价的底气自然是在GLP-1降糖药上。

打不过就认怂,换赛道发力,绝不吊死在一棵树上,是这些老牌医药巨头的优良传统。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新的治疗思路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只要有效果,就能大卖。

即便是遗传性糖尿病,也是多基因突变,并非单一基因遗传,且遗传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促成,才能发生糖尿病。

一般而言,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取决于胰岛素缺乏程度。

对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必须的,但对很多II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只是加强治疗,他们对胰岛素的依赖不是那么强,完全可以服用GLP-1之类的降糖药物来进行改善。

降糖药物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药物种类丰富多彩,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不是一家药企所能垄断。

三清目前已经有一些降糖药物,但也只是其中一两个方向,并非最热门品类。

不过卫康并不打算加入GLP-1受体激动剂这条拥挤的新赛道。

作为技术驱动的医药集团,选择研发方向自然要跟自身的技术领域相契合,不能像投资客一样,看到什么热门赛道就蜂拥而上。

先巩固I型糖尿病的基本盘,再结合自身优势,在该领域深耕,才是长久之计。

卫康对此早有打算,彻底治愈糖尿病,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糖尿病不能治愈的原因和胰岛细胞的损坏,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情况都有密切关系。

但归根结底,还是胰岛细胞损坏的问题。

胰岛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无法自我复制,一旦损坏就不能再生,也就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

其他一些组织细胞,如肝细胞,分化程度低,可以不断复制,再生能力很强。

肝脏受到损伤时,肝脏可以自我修复,所以很多肝脏问题可以通过药物和保养来恢复正常状态,但胰岛细胞却无能为力。

许多II型糖尿病人如果仅仅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有问题,还可以通过吃药,饮食控制,恢复健康。

但如果胰岛细胞破损,即便控制好血糖,也可能需要终生服药,甚至一直注射胰岛素。

I型糖尿病人就更不用说,一发病就已经损伤了大部分胰岛细胞,只能一辈子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

既然胰岛细胞无法再生,受损后就只能通过移植来解决问题。

事实上,胰岛细胞移植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上的前沿课题。

不但有许多成功的动物实验,就连临床试验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甚至没有太明显的副作用,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缓解,胰岛素注射量显著减少,有些病人甚至在移植后恢复了正常生活,无需再服药和注射胰岛素。

唯一的问题就是,胰岛细胞主要来自捐献的胰腺,来源十分有限。

维持时间也非常有限,所有接受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在几个月后,最多坚持一到两年,就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恢复到移植前的状态,无法永久保持效果。

这项技术需要给病人间隙性地不断移植胰岛细胞,总体上还未达到成熟的地步,而且移植手术的价格也十分昂贵,无法用来治疗基数巨大的糖尿病患者。

这些问题对卫康来说,倒不算太大。

因为他打算采用新的方法,也就是胰岛干细胞移植来进行治疗。

人体的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出胰岛细胞,只要提取出这些能够分化的细胞,培养出体外胰岛细胞,并移植到人体中,就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彻底治愈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