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余波(第2/3页)

简直让人无法置信。

但是同事们说得多了,她也有些将信将疑。

想来想去,她不由想到了自己的老师,远在雾都大学的杜伦教授。

杜伦教授的导师也是一位诺奖得主,德高望重,每年都要参与诺奖提名。

想来老师应该知道诺奖提名的内幕消息吧。

一些真正的内幕,而不是这种满天乱飞的八卦传闻。

她犹豫半响,起身来到走廊,拨通了杜伦教授的电话。

雾都跟昆市有8小时时差,她这边是下午,杜伦教授应该刚起床没多久。

电话很快接通,里面传来杜伦教授欢快的大嗓门。

“亲爱的Lily,好久不见了,我非常想念你,你最近怎么样?”

“杜伦博士,你好,我最近工作很忙碌,不过在这边干得非常开心,谢谢你的关心。”

两人寒暄几句,张莉直入主题。

“老师,我有件事想问你,那个,最近有个关于诺贝尔奖的传闻,你听说过吗?”

“是关于三清陈博士的诺奖传闻吗?我当然听说过啊。”

张莉心里一紧,连忙问道:“听说陈博士被诺奖委员会除名了?这是真的吗?不会是有人造谣吧?”

“噢,亲爱的Lily,这当然是真的啦,有谁会造诺奖的谣啊,要造谣也是造娱乐明星的谣啊,你可真会开玩笑。”杜伦教授哈哈大笑起来,痛快地承认了传闻的真实性。

张莉顿时惊呆了,说起英文来舌头都转不动了。

“这竟然是真的?为什么?诺奖不是向来很公平吗?”

杜伦教授呵呵一笑道:“具体原因我不好说,老师没跟我透露太多,不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它的真实性。怎么样,我早说了,你在三清干没前途吧。”

“要不要考虑一下回来读我的博士?以你的优秀,在我的指导下很快就可以发好几篇自己的《细胞》一作了。然后留在我的实验室,一起在神经科学领域大展拳脚……”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莉打断了。

“那我有得诺奖的可能吗?”

杜伦教授愣了一下,笑道:“你要是离开三清,来我的实验室,又真的能做出那么高的成就,导师一定会提名你获奖的。”

“呵呵,我明白了。”张莉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不再多问,直接换了个话题。

只不过,挂断电话后,她脸色阴晴不定,眉头紧蹙。

“果然,是我太天真了,竟然会以为传闻是谣言,还好今天在老师这里得到了肯定。”

“听老师的口气,这诺奖简直就跟他家开的一样,这跟学术垄断有什么区别。”

“只有自己圈子里的人,做出了成绩,才能获得认可,否则就要被打压,被否认,被拉黑。”

“这样的学术流氓圈,我耻与为伍,当初离开的决定,非常正确。”

“以后,我会继续留在三清,再接再厉,继续做出成绩,才对得起自己的选择。”

张莉握紧拳头,暗暗下定了决心。

只是心底那仅有的一丝对导师的尊敬和崇拜,已经彻底烟消云散。

……

海市郊区,延和植物人托养中心。

向勇站在办公楼前,向窗外远眺,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在他对面不远处,一座六层工字型楼房正在拔地而起,快要完工了。

自从获得三清集团的投资后,向勇就把之前租的托养中心整个买下来了,然后开始建造一栋新的病房。

这几个月来,他收到的植物人患者入院申请,已经有几千个了。

所以新病房的修建,势在必行。

新病房修建很顺利,估计下个月就可以彻底完工,通知预约的病人入住了。

这样一来,托养中心能收治的患者人数,就从200多个,增加到了上千个。

虽然还远远无法满足全国的患者,但对于长三角的需求来说,应该能大大缓解一波。

当然,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在内陆几个省份也考察了一番,在省会城市开了几家分院。

幸亏他经验丰富,又顶着三清合作企业的名头,医疗资质办得还算顺利。

按照他的计划,今年在羊城,沙市,成市,京城,西京等五个城市开出分院。

未来几年,争取每个省会城市都要有一家分院,当然一些比较偏远的城市就算了,得按地区算。

这些分院地址都选在郊区,每月托养价格也在数千元,还可以引入医保,同时三清也会以优惠价提供药物。

总体来说,治疗费用会维持一个平易近人的价格,尽量不给病人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

这方面,向勇还是很有信心的,背靠三清集团,又是在郊区,成本优势很大。

客源也不用担心,由于延和托养中心名气打出去了,海市总部这边每天都要收到海量咨询电话,简直是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