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国士风范,资本上门(第3/3页)

想要回本甚至赚大钱,简直是遥遥无期。

这帮人一看就不是想正经做医疗照护生意的,想进场干嘛?

他懒得想,也懒得去了解,他只知道,好不容易这些植物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可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叮铃铃~~

手机又响了。

这次来电的是一家如雷贯耳的投资公司,红杉资本。

对方表达了想要投资的意愿,向勇也答应见面详谈。

挂断电话后,向勇长吁一口气,好歹这两个投资人看起来靠谱一点,不像那种买下来会乱搞事的。

他心里也明白,趁着托养中心名气大涨的时候,争取一些投资,做大做强,才是正路。

这样才能拯救更多的植物人患者。

眼下这个托养中心实在太小,也太缺钱了。

没办法再容纳更多的病人了,这几周,他已经陆续婉拒了上千个求助的病人。

每次拒绝对方,他的内心都很痛苦。

尤其是电话那头的家属痛哭流涕,就差跪下来求他了。

这种时候,他都在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如果他有足够的钱就好了,就能把中心再扩大好几倍,把这些求救的病人都收容进来。

幸好,托养中心终于出名了,也引来了资本的兴趣。

按照他的意愿,肯定想要找一个钱多事少不逼逼的天使投资人。

但用脚后跟想,肯定没那种好事。

不过往好处想,这些专业投资公司总比要收购的买家要好,起码不会对托养中心的经营插手过多。

他主要是挑选一个跟自己经营理念比较相近,目光长远一点的投资机构。

那种急功近利,爱指手画脚的投资人肯定不行。

所以他已经拒绝了来自阿里的投资人,连面都不想见。

因为据说阿里投资的公司,都是收购以后,一脚踢开创始人自己运营,结果都搞得半死不活。

被踢开倒也罢了,他可不想自己的心血毁在对方手上。

反观企鹅投资部,则是完全不同,更像一家纯粹的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运营都还不错。

接下来,向勇接连面谈了好几家投资机构。

红杉资本,深创投,达晨创投,盈科资本,等等,简直把国内顶级投资机构都见了一遍。

这些投资人给的条件都很不错,愿意投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来发展,也答应不会对经营指手画脚。

只不过,看着投资意向书上面密密麻麻的条款,向勇不由犹豫起来。

不但有极其复杂繁琐的对赌协议,还要求必须在海外开曼群岛重新注册,延和托养中心也会变成境外公司的一个子公司。

向勇觉得自己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

投资机构追求的主要是上市,如果不能上市,就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无疑与他的意愿背道而驰。

而且风险实在太大,万一无法赚取足够的利润,完成对赌协议上的目标。

他完全有可能被投资人一脚踢走。

辛苦一番,却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一点他绝对无法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