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种子大战,华夏上门送温暖(第2/3页)

日前,种业巨头拜耳声称,他们将停止在毛熊国及临近友好国的所有业务。

这就意味着,毛熊国的种子受到了断供威胁。

毛熊国是全球粮食生产大国,但是,其农业存在一个严重问题——种子非常依赖外国进口。

在小麦,荞麦等谷物方面,毛熊国产种子处于领先地位,但玉米种子进口份额约占六成,油菜籽为88%,甜菜近100%,马铃薯,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等也是外国种子占主导。

种子受制于人,相当于被掐住命门,而种子断供直接影响到了吃饭问题。

对于种业,其实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一直当作头等大事在拼。

鹰国是种业第一大国,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育种率先商业化,大型跨国公司进军种业,化工企业与种子企业频频携手,这些因素都推动着鹰国种业的扩张。

欧罗巴的种企也在不断做强,拜耳收购了孟山都,拥有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专利权,其2/3的销售收入都来自专利。

目前,拜耳稳坐种业市场头把交椅,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种业市场中,拜耳市场份额达20%,居世界首位。

樱花国的一些葡萄,草莓等品种世界知名。他们还施行了新的《种苗法》,发布了2000个禁止出国的种苗名单,用于防止本国的优良品种流向海外。其中就包括“阳光玫瑰”葡萄、福冈县“甘王”草莓,北海道“梦美”大米等品牌。

华夏在收购先正达后,种业实力也很强,属于种业强国,先正达和隆平高科都位列全球十大种子企业之中。

先正达作为全球前三的种业集团,现在有了各种超级种子加持,正在跃跃欲试,试图向全球拓展种子业务。

此番西方集体对毛熊发起的种业制裁,无疑是天降良机,把整个市场拱手相让。

汪德在办公室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激动得霍然起身,拍着桌子仰天长笑。

“哈哈哈,太好了,简直是天助我也!”

他兴奋地在办公室里原地打转,好一会才停了下来。

……

黑省,先正达最大的种业基地,迎来了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

这些客人一个个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头上戴着毛绒绒的帽子,身材高大,一个个壮得跟熊一样,虽然说着还算流利的中文,鼻音却很重,发音也有些怪异。

走在最前面的是汪德,他神采飞扬,一边介绍着沿途的种植工厂,一边跟一个大胡子中年男人谈笑生风。

“泽尔尼先生,这边一排都是我们的超级种子种植工厂,能够快速培育种子,其中就有适合高寒地带种植的玉米,大豆,油菜和土豆等基因作物。”

“想必你们已经听说过超级大豆了,现在我带你们去实验田实地考察一下,除此以外,我们还有抗虫高产的玉米,去除生物碱毒素的无毒土豆,抗黄曲霉素的花生,以及各种维生素含量比普通品种高很多的蔬菜。”

泽尔尼是毛熊国的谷物出口商联盟主席,拜耳宣布停售种子之后,他就收到了先正达发来的邀请函,立即飞来华夏,考察最新出炉的超级种子。

至于他身后跟着的一群大汉,都是各州的种业公司代表人,一个个神情专注地听着汪德的介绍,不时点点头,互相激烈地讨论着。

先正达的超级大豆刚问世的时候,他们就听说了此事,当时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毕竟转基因技术还是以鹰国为最。

直到三清和鹰国最负盛名的基因研究机构展开专利大战,后来又宣布了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他们才彻底相信了此事。

毕竟,没有什么能比地表最强灯塔国的狙击失败,啪啪打脸来得更有说服力了。

虽然面对制裁,他们已经提前备好了当年所需的种子,但如果制裁持续,下一年的种子就没有了,所以急需新的种子卖家。

毛熊国自己的育种都是使用老式方法进行的,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低,存储和销售很差,品相也十分难看,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分叉和污垢更是家常便饭,很不容易清洗。

相比起来,外国种子种出来的作物则令人爽心悦目,深受农民和民众的喜爱。

由于技术差距太大,毛熊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地表第二强国——华夏。

起码华夏的种子技术比他们还是要强很多,而且口碑也比较好,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他们一行人先是到了京城,在汪德的带领下,参观了先正达展出的超级种子和收获的粮食,一个个都极为震惊,印象深刻。

这些种子比起欧罗巴的种子来,不但产量高,价格也便宜,还有特别的功能。

比如无毒土豆,无论怎样都不会产生致命的有毒生物碱,还有抗黄曲霉的花生,放久了也不会长霉,以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甜菜和胡萝卜,口感清甜,卖相极佳,便于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