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3页)

他们见‘晏知何’站在门口,以为何似飞早早收拾好了,走进去一看,才发现何似飞才收拾到一半——他正在将昨晚洗净后悬晾的毛笔收起。

看他床上还堆叠着的衣裳,想必还得一会儿才能收拾完。

一个少年看看何似飞,再看看这位盯着何似飞的晏知何,突然忘了自己嘴里原本要说什么。

他感觉这俩人关系不一般。

按照读书人的礼节,旁人在卧房收拾东西,自己帮不上忙就不要在旁边冷眼看着,去楼下喝杯茶都比这么站着强啊。

更别提,这个读书人还不是普通的书生——在木沧县,何似飞对于他们来说,那真是标杆一样的存在。他们全都想亲近何似飞,同他相交。但两年下来,除了沈勤益他们几个,其他人跟何似飞关系到底还是不算深厚。

这个少年想,就算是沈勤益、陆英他们,也不可能亲近到这么看着何似飞收笔、折衣服,收拾行囊啊。

就在这时,放好毛笔的何似飞抬眸看过来,少年立刻从那目光中读出疑问——还站那儿?

少年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俩下楼去等你,下楼去等。”

说着他推搡自己好友一起下楼了。

他们的行囊是昨晚收拾好了的,倒不是赶着坐船——渡船都是在未时出发,去太早毫无意义,只是他们的客栈要求是一早就得退房,这才不得不背着书箱早早出来。

“那晏兄,同何兄的关系好深厚啊。”一个少年感慨。

“可不是么,我刚来看到他站在门口冷眼看何兄收拾行囊,我吓得腿都哆嗦了一下。”

“可能是……要分别了吧,心情不好。”

“也对,此次一别,天高水阔,相逢无期啊。”

他们俩在客栈大堂交谈,楼上完全不可能听得到,但他们确实说中了乔影的心事。

——纵然何似飞说过京城再见,可要等何似飞考会试去京城,最快也得两年后了。

两年啊,他们现在都这么小,人生才堪堪度过七八个两年。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何似飞收拾的动作不快,但碍于就那么点衣物和书籍,再慢也不过一刻钟功夫就收拾完了。

他们下楼一道吃了午饭,乔影一言不发的同三人去渡口。

十日前他们在这里送别陆英三人时,有一同窗折柳分给他们仨;现在相送之人只剩下乔影,按理说这回得他来折柳。

乔影记得何似飞不喜欢折枝,那么疏离冷淡的人,偏生对花草又有着别样的怜惜。

他想,管他呢,日后在京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呢,就当着他的面给他折一枝柳条,他要心里不舒服才好,不舒服就能一直记着自个儿了。

一直记着自己,就不会忘了京城之约了。

于是他抬指掐断一截柳枝,递给何似飞:“一路……平安顺遂。”

另外俩同窗见晏知何没有给他们折柳的意思,各自折柳送给对方,稍微挽回一点点面子。

何似飞没有立刻动手去接,而是上前一步,大大方方的给了乔影一个拥抱。

一触即分。

看得旁边那俩互相送柳枝的少年嗔目结舌目瞪口呆。

——他俩感觉自己就是来凑数的。

乔影显然也愣住了,此前他们俩最多只是局限于轻轻揽一下肩膀,或者互相握住手腕,都是很正常的兄弟之间常有的动作。

可这个拥抱……这得关系十分十分亲密的友人了。

这份拥抱将他心中排解不掉的离别伤感都冲淡了些,好像在鼓励、安慰他,两年后,一定能在京城再次相见。

偏生何似飞拥抱了还没完,他接了晏知何的柳枝,又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单看厚度,似乎得有三四张纸那么多。

他垂下长睫,声音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早知离别愁绪纷杂,相见时难说出口,故专程书信一封,望知何兄……回去再看。”

乔影眼眶一下红了。

“两年后,我在京城等你。”

船家眼看着时辰快到,叫住岸边的何似飞:“公子诶,还走不走嘞,一会儿再晚些,就不好在天黑前赶到村镇里休息了。”

“走。”何似飞应了一声,抬手轻拍了一下晏知何的肩膀,转身离去。

船只速度极快,不消片刻就看不到渡口,当然,渡口边站着的人也瞧不见了。

乔影这会儿才发现自己眼角已经溢出泪水。

他胡乱一抹,将书信塞回怀中,本想快步回客栈去看,却听到旁边有人说:“老人家,我听说这桃花山上的寺庙是专门用来求姻缘的,对否?”

老人家似乎耳朵不好,于是年轻人又大声问了一遍。

老人家还没回答,旁边摆摊卖橘子的老大爷说:“是啊,不过那都是老早之前的讲究了,现在来拜得可不多了,这说法也渐渐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