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刘娥(第2/3页)

刘娥瞥了一眼亲信。

亲信会意,无声颔首。

刘娥收回视线,亲信与小宫人耳语一番,片刻后小宫人快步出殿,搜寻名叫狄青的武将。

小宫人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刘娥眉头微不可查蹙了一下。

北宋早期的武将之光?北宋?

汉与西汉与东汉,晋有西晋与东晋,那么宋,难道有北宋与南宋?

刘娥眼皮狠狠一跳,陡然明白天幕为何这般嫌弃宋朝。

——在不久的将来,宋朝必有一次生死之战,这场战事大宋输得无比彻底且窝囊,所以北宋为南宋,所以宋朝的官家一个更比一个垃圾,所以在天幕对宋朝的评价是一无是处,从官家到士大夫,听不出半点溢美之词。

刘娥手指微微收紧。

——这场战事究竟败得有多屈辱,才会让天幕对大宋这般厌恶?

张耆心头为数不多的心虚荡然无存。

他理了理衣袖,丝毫不意外士大夫们构陷狄青的话,甚至还觉得天幕有些大惊小怪,大宋自有国情在,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夺了郭荣的周朝天下,得位不正,自然忌惮武将,在对武将的态度上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让人意外。

哪怕他能力平庸,哪怕他靠着太后的裙带关系上位,但在士大夫心里,他就是比战功赫赫的武将狄青有资格做枢密使的位置。

【当然,这种狗有异象所以这个武将不能用的构陷只是一个开始,后面五花八门的栽赃更是让人见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庞籍、欧阳修、文彦博、韩琦、王举正等士大夫联合上奏,弹劾狄青不配,这里欧阳修的名气比较大,咱们只欧阳修不说其他,省得宝宝们血压飙升伤肝肺。】

欧阳修:“???”

不不不,这种事情不用提起他,天幕还是讲官家吧!

【别的不说,这种事情就应该直接上干货。】

【至和三年,欧阳修上书仁宗赵祯,把狄青再一次贬得一文不值——】

【臣窃见枢密使狄青……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为不便②。】

【今三四年间,虽未见其显过,然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

【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

【国家从前难得将帅……如青所为,尚未得古之名将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惯见如此等事,便谓须是我同类中人,乃能知我军情而以恩信抚我。】

【臣谓青不得已而为人所喜,亦将不得已而为人所祸者矣。为青计者,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

【这些话的大概意思是狄青他不配,他真的不配!武将怎么能掌枢密使呢,官家你糊涂啊!】

【狄青就是一水货,根本算不上名将,受军士爱戴是因为同期没有能打的武将,所以就显得他比较能打。】

【但他其实没那么能打,他就一泥腿子出身,水平垃圾得很,您重用他您就是瞎了眼啊!】

【虽然狄青的确立了那么一丢丢的功劳吧,但是他就是不配!】

【他是武将,我们大家都不喜欢他,他这个人要是有一点点的自知之明,他就该辞官归乡啊,而不是在做枢密使啊!】

狄青:“……”

拳头硬了。

天下百姓:???

士大夫们是不是有病!

【up主之所以不喜欢宋朝,是因为宋朝除了文学造诣外剩下几乎是一无是处。】

【在UP主看来,这个朝代最可怕的不是软骨症,也不是皇帝的昏聩,甚至不是靖康之耻,知耻而后勇,只要后面打回来了,宋朝依旧会被人吹得飞起。】

【而且这个朝代对自己的没点B数,连up主很喜欢的高风亮节如苏辙都说过“真宗皇帝亲御六师,胜虏于澶渊。知其有厌兵之心,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这样的话。】

【士大夫们是真心实意觉得交钱保平安不是耻辱,而是吊打汉唐的一种行为,汉唐给宋朝提鞋都不配。】

【大胜西夏平叛南越的狄青如果换一个朝代,以他临危受命开疆扩土的战功但又谨慎谦逊的性格,封王拜相不在话下,而且还能落一个君臣相和的好下场。】

【但他到了宋朝是什么待遇呢?】

【是随意侮辱,是肆意践踏,是被名相韩琦骂出“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的千古名句。】

【宋朝什么高贵呢?】

【是怼天怼地怼空气怼皇帝的士大夫们最高贵。】

刘娥无声冷笑。

张耆摸了摸鼻子。

——是的,他是士大夫,天幕的话完全没毛病,士大夫们就是这样想的。

血气方刚的少年尚未修得未来的好脾气,狄青一脚踹开方才被他随手插在地上佩刀,低声骂了句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