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公主入朝,开府治事。(第2/4页)

刘邦荡开绢帛,直接在台阶上看起来。

当初他看黥布一身反骨,便挑了个黥布的死对头过去做淮南王的国相,用来监视黥布提防他谋反,而今看来果然没有选错,淮南之地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八百里加急给他报信。

这位国相是他沛县一同出来的老熟人,多年的历练终于让这位国相把字迹写得工整,他一目十行看下去,很快将内容看完,看完之后,他捏着绢帛的手指微微一紧,眼皮重重跳了一下,然后视线重新落在信件的开头上。

——他又重新看了一遍。

仿佛是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他这一次看得更仔细,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往下看,生怕自己上了年龄眼睛不好使,而导致自己看错了内容。

但这次看到的东西跟刚才完全一样。

——黥布不仅愿意交出兵权,还愿意与原来的赵王张敖一样降王为侯,甚至为了让他放心,还准备请立一个才十一岁的女娃娃当继承人。

绝世悍将立了一个十一岁的女娃娃?

这跟自断门楣有什么区别?!

这种荒唐事,戏文里都不敢编!

可又偏偏发生了,国相不会骗他,也没道理骗他,这事必然是真的。

——黥布愿意交出兵权。

他不用一把年龄再去远征打仗了。

这事儿荒唐的像是天上掉馅饼,刘邦缓了好一会儿没缓过来。

他回头看吕雉,吕雉眉梢微挑,显然对一切尽在掌握,但他对这事儿没掌握,心里且惊且喜,亲卫在他面前,他按着亲卫胳膊,缓缓坐在台阶上。

吕雉在他身后的台阶,他抬手扬了扬手里的绢帛,好一会儿终于找到自己的声音,“你做的?”

“怎么做到的?!”

——他根本不相信鲁元有能劝说英布的实力。

要是他女儿这么能干,他还拼死拼活打天下做什么?

哪个不服他,派他女儿劝一波就好了,反正三寸不烂之舌能敌百万雄兵,不用白不用。

“陛下虽老,可余威仍在,黥布再怎样悍勇,也只能屈居陛下之下。”

吕雉难得奉承他一句,“黥布乃一把双刃剑,国之储君若懦弱无能,陛下必除黥布以绝后患。”

“可若是,大汉王朝的下一位主人能弹压得了他,黥布的悍勇,便是刺向外敌最为锋利的一把剑。”

此话颇有道理,刘邦心中一痛。

——但凡他的继承人有他一半的能力,他也不至于将功臣宿将屠个大半。

当然,也有功臣宿将自己找死的原因。

比如说,那个在他危难之际挟持他,让他不得不封王的韩信。

军事能力没得说,四面楚歌把项羽打到绝望自刎,可性格也没得说。

——一身反骨比英布更突出,几乎把我要谋反写在脑门上。

“不错。”

刘邦颔首,“可惜大汉没那么好命,没那种继承人。”

“有。”

吕雉眉梢微挑,“比如我,我。”

“……”

刘邦噎了一瞬,“你想得美!”

吕雉懒得理会刘邦。

在台阶处站了太久,她直接转身进殿。

“娥姁,我待你不薄吧?”

刘邦跟着一同进殿,“我是喜欢戚夫人,但也没废你吧?你的皇后之位是不是好好的?”

“你不让鲁元和亲,我同意了。”

“你不许我废太子,我也同意了。”

“扪心自问,我待你够意思了。”

“你能不能将心比心,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话简直强词夺理,吕雉动作微顿,脚步停了下来,刘邦没提防她突然停下,险些一头撞在她身上,幸好战场里厮杀出来的人反应快,他堪堪稳住身体,脚踩在是吕雉裙摆上。

“起开!”

吕雉最烦刘邦这副什么都不讲究的模样,回身抬手便扯裙摆。

刘邦从那繁琐料子跳下来,仍在自说自话,“我能给你的都给你了,你别再惦记学阿武了,成不?”

“陛下是要我在陛下百年之后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吕雉冷笑,“陛下可想好了?那时候我再取,便不止血流成河了。”

“……”

不,他没想好。

但就这么把万里江山拱手相送,他又不甘心。

刘邦双手揣着胳膊,比赴鸿门宴时都纠结,“皇天后土,我为皇帝,你为皇后,你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了,你若临朝称制,其待遇便与皇帝一样,称朕,行诏,功臣列侯皆唤你陛下。①”

“何必巴巴再跟阿武一样,特意再去走那一道?”

——他之前看得真切,阿武临朝称制时不曾称朕,底下的人更不曾唤她陛下,想来那个时候对女子束缚颇多,这种尊称只能独属天子一人,哪怕太后临朝称制,也不得妄自加称,所以阿武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夺了李唐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