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名声渐响(第4/7页)

“啊,那还能怎么办,故事就是这样的,改了就没那个味儿了。”

“这个小子写的真的很好啊,我现在想想还觉得想哭,你说晚秋那么好,这命怎么这么苦。”

“王一城不做人啊,谁能想到这货是写喜剧的?这女主角惨,女主角惨完了男主角惨,男主角惨完了又女主角惨。不做人,太不做人了。”

“我看啊,今年最红的就该是他了。”

“没这么夸张吧,这个故事虽然读者反响很好,但是总体热度不算大,报纸上的读后感也不是很多。”也有人觉得爱情故事嘛,都是小情小爱,算不得什么。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的,毕竟,现在还是很流行上价值的文章,大家对这种也更关注,像是一个民国爱情故事,属实不算什么的。

爱情故事本来就不算是很有热度的题材,这个背景还放在了民国,那热度肯定是更小的。

不过这虽然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但是不是读者的想法,来信就说明了,大家还是很喜欢看爱情故事的。白编辑:“这才两期,也不知道热度会怎么样,看着倒是很好。我觉得王一城这人写文章真是有一手,他是什么都能写,喜剧悲剧都游刃有余。我可得多鼓励他,这些人啊,最好是多勤快一些。对了过几天咱们社里不是组织了作家采风,到时候我们可以再多聊一聊,鼓动鼓动他多投稿。”

李大姐:“哎不是,隔壁王编辑生怕你挖墙脚,你晓得不?”

白编辑:“……”

他说:“王编辑每次看见我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仿佛被我抢了老婆。”

大家都笑了出来。

“大家都是一个社,可不能内斗啊。”

“我可没这么想,不过我觉得,王一城在我们这边一样能发啊,他也是跟我抢。”

按理说,谁的作者就是谁的,编辑不会换。但是他们不是一个编辑部,虽然是一个单位的,但是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两个部门。所以彼此互相争抢也是常见的。

白编辑也很有战斗力:“反正他别想赢过我。王一城多适合写爱情故事啊。”

“有一说一,我觉得他写喜剧有意思。”

“你咋还拆台,反正王一城我的抓住了。”

白编辑碎碎念,同样的,王编辑也在碎碎念,说:“这个小王啊,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子啊,我可不能让她抢我的人,就没有这样的。我跟王一城那是老关系了。”

他也是念叨个不停。

王一城这还成了香饽饽了。

有时候啊,出名就在一瞬间,王一城现在在喜爱文学的读者中,是有了不小的名气的。这不,连载第三期上市的时候,也是王一城他们采风的日子。

本来王一城也想叫上高铮一起的,反正自费,不过高铮要回省城抱着他外公外婆搬家。老爷子真的调到了首都,他们既然要搬家,高铮放暑假就当然不让了。

高铮不在,王一城倒是也不担心什么,他们这一行可是好几十人。

这次同行的人,除了报社的编辑,还有邀请的作家,还有一些事自费的家属。这也不是报社不讲究,而是他们都是国企,总是要守规矩的。

这安排作家是正常的,但是安排家属就不怎么合适了。

不过考虑有些人难得出门一次都想旅旅游,所以也是允许带家属的,不过别看这么说,真的带家属的没几个,毕竟,要花钱啊,出门一趟,谁知道花多少钱。

带家属的不多,但是王一城带了,不仅带了,还带了两个。

这次杂志社邀请的作家,并没有邀请蓝凌,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他们邀请的都是活跃供稿的,也不是说一定是给他们,就是现在活跃的,都是要邀请的。

蓝凌只投稿一次,而且明显志不在此,所以那边并没有邀请她,甚至不知道蓝凌是王一城的媳妇儿。

一大早的,三个人这才提着行李包出门。

王一城又把自家狗狗托付给了瘦子。

瘦子,一个尽职尽责的饲养员。

瘦子:“如果不带礼物,下次就别想我帮忙!”

王一城:“这还用说?咱们是什么关系。”

瘦子:“呵呵。”

王一城领着两个人一起来到车站,这种集体活动,王一城还是很有素质的,从来不会迟到。他们过来的时候不是最早的,但是也算是中不溜儿了,还有好些人没到呢。

王一城四下看看,心里有了几分数儿。

这一次邀请的都是小有名气或者是活跃的作家,不过这些人却不一定都在首都,可社里邀请了,他们也基本都会来。如果是外地的,都会先来首都,在一起去苏杭。

毕竟啊,这有人全权报销,咋可能不来呢。

谁不想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啊!

王一城领着两个人一到,立刻就有人注意到他们了,没办法,无他,唯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