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花颜碎离情西风乱(第3/6页)

我默不作声。他咬牙切齿道:“洛溪云,回答朕!”

我只好微微点了点头。

“朕绝对不会放你走。”这句话从他的齿缝中一丝丝逸出,带了斩钉截铁的意味。

若要江朝曦放手,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激怒他。

我猛抽一口冷气,思忖了一下,硬了硬心肠,冷道:“皇上若要臣妾留下来,就先告诉臣妾——齐家不是一直被皇上忌惮么?那么齐太妃为何会对皇上忠心耿耿?”

他静了一静,道:“太妃一心想要帮朕寻得凤螭,误会你惑乱后宫,不肯忠心南诏,才会如此对你——她的确对朕忠心耿耿。”

我咬了咬唇,微侧了头,问道:“看来皇上对太妃很是敬重?”

他后背的肌肉一僵,许久,他才淡淡道:“当初,是齐太妃助朕登上皇位。”

难怪,江朝曦对齐太妃如此敬重,齐王在萧太后面前也很有话语权,凭一次入宫觐见,便能将明瑟从狱中释放。

“齐太妃帮助皇上临朝的方法之一,就是将三朝元老南宫太傅的女儿南宫思言嫁给了皇上,以博取南宫家的认可,正统继位?”

他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我索性彻底激怒他:“皇上,臣妾还有一个疑问,齐太妃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江楚贤情定南宫思言,为何还要拆散他们?只是为了成就皇上的大业这么简单?”

他沉声道:“溪云,你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些?”

我道:“皇上,你口口声声说,要臣妾留在你身边,可臣妾和其他妃子不同,本身就牵连了太多的朝堂纠葛。若是皇上不愿和臣妾交心,那么将一个形同摆设的傀儡留在身边又有何用?”

一字一句被呼啸的夜风吹得七零八落,但我确定他懂了我的意思。我身负着太多的责任,无论是在南诏还是在襄吴,我从来都无法置身事外。夜风如刀,他呼吸有些急促,蓦然低下头来衔住我的耳垂,肆意噬咬起来。

我默默地承受着他给的惩罚。许久,他才放开我,将唇触到我的耳廓:“真的这么想知道?”

我打了个寒噤,只听他继续道:“先帝在位时发生了巫蛊事件,齐家一族失了势,江楚贤几乎无缘皇位。为了保住地位,齐家必要竭尽所能倚靠旁系势力。齐太妃助朕临朝,朕保住齐家不倒。”

竟是这样的惊天秘密。

心里一直都有很多难以解开的谜题,而谜题,在今夜终于一点点地浮上水面。

我有些冷,缩了缩肩膀,他的双臂顿时拢紧了些。暖意透过衣料,熨烫着皮肤,让人心里有些发痒。我看着两边往后飞驰的山野,低声问:“皇上想要带我去哪儿?”

“去七星关。”

“为什么?”

江朝曦静了一静,道:“洛溪云,朕改变主意了,打算给你一个走的机会。”

我凄笑道:“谢皇上。”

他冷哼了一声,道:“七星关被襄吴收复了,你哥哥洛鹤轩还算有两把刷子,不过若不是朕恨萧王恨到极致,射了他一箭,你哥哥未必能胜。”

听到七星关被襄吴收复,我暗中舒了一口气。抬头望向天边。

星子隐去,暗淡了许多,天边起了一层鱼肚白,快要天亮了。黑骏的速度渐渐变慢,最后缓缓而行。

我睁开眼睛,看见林间小路旁的一块空地上,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枕着行礼躺在地上,露天宿营。不远处还有几个士兵在埋锅造饭,看盔甲式样竟是南诏的士兵。

几个百姓撑着身子从地上起来,步履蹒跚地往造饭的地方走去。一个南诏士兵从铜釜里盛出几碗稀粥,递给那几个百姓:“吃了这碗粥,继续往南走,就到南诏了。”

那几个百姓忙着埋头吃粥,根本顾不得应声。

我有些心惊,问:“这些百姓是?”

“他们是七星关的百姓,在襄吴难以立足,只得逃亡南诏。朕已下令接受这些人,给他们钱财和土地到柳郡开垦荒田。驻恳南疆虽是苦了点,总好过在襄吴饿死强。你知道吗?他们个个都对朕感恩戴德。”

我难以置信地摇头:“不可能,这都是骗我的!”

“是不是骗你,你问问他们就知道了。”江朝曦翻身下马,朝那几个士兵挥手示意噤声,然后将我扶下马背。

我踉跄往前走了几步,停步不前。巨大的恐惧涌上心头,让我不敢去触碰到任何真相。

“溪云,你总是认为是南诏掠夺了襄吴的土地,可你有没有问过那些土地上的百姓,他们是愿意做襄吴人还是南诏人?襄吴的苛捐杂税繁多,地方官大肆搜刮民膏,襄吴早已是一具空壳!单单靠你哥哥几个忠义大将,你以为就可以力挽狂澜吗?可惜的是,恐怕洛鹤轩空有将相之才,没有治国才华,七星关落到他手里又如何?还不是救不了这些贫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