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4页)

高适没有见过董事长盛泉,但是显然,一个能让星芒娱乐持续走高发展的老板,绝对不会是那种“一拍脑袋,决定弄个大特效公司”的性格。

养活一个特效公司可是很费钱的,更别提这种五百人以上的员工了,还有剧组这些价格昂贵数量巨多的设备了,这些绝对不单单只是为了《星际之战》这么一部电影而准备。

星芒娱乐……所图甚大啊!

高适意识到这一点后,工作的时候都更有激情了。

如果星芒娱乐是为了制作出更多的大片电影而特地成立子公司天影,那么也就代表星芒不倒,天影永存。

往小的说,他未来升职加薪有望,说不定能在天影一直干到退休。

往大的说,盛董如果真的有这个打算,那他所在的天影……以后说不定也能在全球打出名气。

正是因为在国外工作过,高适才会更能清晰的意识到,全球影迷们对华夏特效的轻视。

可实际上,华夏的特效师并不弱啊。

一些特效炸裂的国际大片,其中不乏有华夏特效师的身影,国外一些电影做特效也都会找华夏的特效公司外包。

高适心里只盼望着他猜测的是对的,处于星芒娱乐以及天影背后的盛董真的在下一盘大棋。

这样的话……想想就美。

不求与那几家顶级特效公司争锋,只要华夏特效公司也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就够了。

****

“不够。”

盛泉翻看着设备表:“再派人采购一些固定摄像机回来吧,还有动作捕捉这些,设备也必须是最精尖的那一批。”

这份报表之所以会出现在她手里,自然是因为涉及金额实在是太过巨大。

电影还没开拍就已经购买了大批量的拍摄设备以及现场特效相关设备,另外还有大量的科研投资,现在刚正式开拍,又要花费大量资金。

《修者》刚创造出的巨额利润,还没捂热又要大把大把的丢出去,这要是换成别人,高低得劝两句。

但谁让执行人是顾兆呢。

整个公司里,他可比谁都激进派,只是平时能用理智处理各类事务,这才不显而已。

他不光表示自己会立刻执行,还提出了另一件公司大事:

“32层也需要腾出来了。”

最近星芒娱乐进行了一场事业上的大扩张,之前签下的艺人在公司的安排下都拿到了适合的角色,现在恰好是这些艺人们参与作品播出的井喷期。

就如颜回与华轻姜镇一样,影视作品一经播出,伴随着粉丝以及名气而来的,还有各个剧组和品牌商的邀约。

姜镇今年一开年,就已经往各个国家往返了八次以上,颜回和华轻也差不多,只是他们的粉丝受众基本都在国内,所以都是在国内飞来飞去跑行程。

虽然忙碌,但几人的事业心都很强,也都是累并快乐着。

在星芒是不存在压榨艺人的,这可是最高领导盛泉下的死令。

再加上只要签约艺人有这个实力,公司就能把他们推出去,就算新人不好进剧组,也能安排进星芒自己投了的影视作品中。

就算不说演员,看晋酒安百星于红豆他们几个,作为星芒第一批签约的歌手,这才多长时间,都已经颇有名气。

晋酒已经出了不少新歌,《修者》播出后,他唱的主题曲几乎火遍大江南北,开的演唱会虽然不多,但也几乎场场爆满。

甚至还有节目组邀请他去做导师,虽然他拒绝了,但一年不到的时间,从无名选手到被邀请去做导师,励志电影都不会这么拍。

本来公司良心对艺人尽心尽力就已经很吸引人了,还能被捧红,一时间,只成立了一年的星芒娱乐几乎要成为许多艺人心目中的圣地。

正在选择公司的新人就不用说了,甚至一些已签约在原公司看不到希望的艺人宁愿自己付违约金也要跳槽星芒。

这就直接导致星芒在飞快发展的同时,地方也有点不够用了。

除了需要多一层来办公,也需要招聘新人。

盛泉看完公司目前的情况,又想起了自己刚建立公司时,那时候她还曾想过,未来有一天,华星大厦一整栋都会是星芒娱乐。

没想到这么快,星芒就已经极速扩充到原本的两倍大了。

虽然很高兴,但盛泉的想法还是和顾兆一致:

“扩充后,暂时放缓签约新人速度,先稳住这一波。”

极速扩张虽然很爽,但对于需要作品,经常会被大型项目拖住资金的娱乐公司来说,还是需要腾出一些时间舒缓一下的。

星芒上下最近确实很忙碌,没办法,大部分的行业里,高收益都伴随着高强度工作,《修者》火爆为星芒带来的,除了大量的金钱,还有大量的工作量。

至少盛泉一路走来,看到的员工都是脚步匆匆,那些高管们都是眼底青黑,发际线看着都后退了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