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更合一

宋知婉给周时誉倒了杯水, 还不清楚来的是谁。

她多少有点担心,“你说这帮人是来干什么的,好端端的跑咱们这, 要参加广交会,也得再过几个月吧。”

“不管是干什么的,咱们都得招待好。”周时誉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淡淡道。

在南城也待了许久了。

现在西郊农场上了正轨, 大家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隔壁江城一团乌烟瘴气,反观南城的经济却是蒸蒸日上,别的城市不敢搞经济,就怕被逮到了个罪名就往头上按。

可南城不怕。

因为南城有人罩着。

这也让南城的日子没那么的煎熬,大家的生活条件有目共睹。

在其他城市还在为没有粮食困扰的时候,南城已经在为国家交粮了, 是在南城百姓都吃饱的情况下, 还能够多出一部分的粮食,往上面交。

这一点,西郊农场的贡献很大。

当然一切都还是低调为主。

不过饶是如此, 南城突然来了外国人, 宋知婉还是有些犯嘀咕。

这帮人来干啥呢。

真要是为了竹编厂的订单的话, 宋知婉觉得竹编厂还真没推广的那么快。

算了。

等着贵宾上门吧。

这事情真要愁,也不该是宋知婉愁。

她就是个计生部副主任, 等张顺利一退, 她就是正儿八经的主任了。

宋知婉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她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往上爬那是迟早的事情, 要不是因为成分问题, 按照她的功绩, 早该上去了。

不过宋知婉也不着急。

毕竟也没两年了。

这几年安安稳稳的度过,那就是最好的。

往后还真不一定有那么的清闲呢。

愁的人是几个大厂的厂长。

贵宾来,也有人想要学着竹编厂,跟人介绍单子啊。

广交会她们是没有资格去的,比如酒水厂,徐厂长就没法去,因为他们的酒水,顶多在国内卖一卖,卖到国外去的,首选肯定是茅台酒。

之前徐厂长没想过这方面,知道没这种机会,可看着竹编厂刚开起来就挣了这么一大笔的外汇,他就有点心动了。

徐厂长在这个单位上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没几年就要往下退了,要是能为酒水厂多做些事情,自然也是好的。

看他这样子,朱副厂长道:“要不让灿荣去找找小宋?她去年跟着去了一趟广交会,这方面她肯定有建议能给你。”

以前朱副厂长对宋知婉有成分上的成见,后面相处久了,朱副厂长对宋知婉的印象自然改变了,更何况她走之前,确实做了不少事情,这才让酒水厂在这几年里,都能够安安稳稳的度过。

刚开始的时候,朱灿荣刚考上大学没两年,结果书就没法读了,学校里闹哄哄的都在搞G命,老师都给下放了,他根本没学到什么,和甄娇匆匆的结了婚,本来想要在京城找个工作的,可后面转来转去的,还是回了南城。

勉强拿了个毕业证,到底算是大学生了。

回到酒水厂之后,由着朱副厂长帮忙铺路,先做了徐厂长的秘书,现在又是管耀酒药材这条生产线的主任,等徐厂长一退,他是最有可能被提拔上去的。

等那时候,朱副厂长也要退了。

现在让朱灿荣去找宋知婉,也是个好主意,毕竟年轻人有话题,更何况朱灿荣和甄娇都是宋知婉的朋友,说话也好使一些。

当然这也有朱副厂长的私心,自己儿子要是能帮忙拿个单子下来,他的厂长位置肯定就稳了。

要不然的话,下面人也不一定会服气。

徐厂长到底是点了头,而且还对着朱副厂长道:“这事情要是真做好了,你家灿荣就立了大功了。”

这也是南城和其他城市的不同,他们不需要过度的被限制行为,不需要担心搞经济会把自己都搞进去,所以南城人思想上波及的不多,还是敢做的阶段。

回头,朱副厂长回了家,就和朱灿荣说了这个事情。

甄娇现在也在南城做事,她本来就是管酒水这一块的,又是京城调过来的,算是个空降人员,一到了酒水厂就进了销售部。

她帮着朱母捧菜到了饭桌上。

听到这事,便道:“成啊,我和灿荣也好久没见小婉了,这回正好能去见见她。”

朱灿荣原本还有几分犹豫,看妻子都这么说了,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朱副厂长准备了好些礼品,让两人带过去。

“哪怕是好朋友,求人办事,那也得把礼数做周到了,小宋人热心肠,但咱们不能让她白帮我们。”

这老一辈的人,凡事都讲究人情,人情来人情去的,所以造就了大家为人处世都不会搞的双方很难看,毕竟下一次出事情了,说不准就要求人帮忙呢。

朱灿荣和甄娇互相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