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十里红妆(第3/3页)

除此之外,轿身上还雕刻了一大堆戏曲场景,包括但并不限于《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浣纱记》、《天水关》、《铁弓缘》……

再然后就是琉璃画等等的,不胜枚举。

在花轿上钉钉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真正好的万工轿,都是用榫卯结构联结。

浙博的这顶镇馆之宝,有两根长轿杠,朱红漆圆角的方杠,带两个可以插杠的孔。

圆角长方短轿杠二根,横连杠一根。

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250个雕刻的人物和花鸟虫兽。

“是极,姑娘对十里红妆怎么看?”聂广义很是有些期待梦心之再一次和自己心意相通。

“我啊……可能,不怎么看吧……”

“姑娘啊,我的姑娘,你怎么能不好意思呢?”聂广义豪气干云道:“你放心大胆地说好了。”

“所谓的十里红妆,主要还是古时候城市小,住得近,才会出现嫁妆前排已经到了夫家,后排还在娘家的情况。现代社会,能实现十里红妆的婚嫁场景,已然不多。为了嫁妆好看,非得要和邻居结婚,怎么都算是本末倒置。”

聂广义震惊了:“姑娘,你怎么能这么想呢?”

“那不然我应该怎么想?”

“你应该往好的地方想啊!那可是十里红妆啊!”

“敢问聂先生,什么是好的地方?十里红妆的存在,本来就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不……不尊重?”聂广义震惊到说话都不利索了,“姑娘啊,哪怕是你妹看的小说和电视剧,也会觉得【用半副皇后的銮驾娶你】,这样的话,说出来特别豪气干云吧。”

“我不知道我妹妹怎么想的,但是,在我的眼里,十里红妆,主要是用来展示新娘家的财力。本质上,爸爸妈妈担心自己的女儿在夫家受欺负,所以就连一根针一根线,都在出嫁的时候给她准备好了。送嫁的队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拉得老长。这里面,并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和爱情有关的。有的只是家族之间的联姻,看的也只是当下的所谓门当户对,不带一点的儿女情长。”

聂广义到手没有想过,梦心之对【十里红妆】会这么无感。

“姑娘啊,你是不是没有听说过,【十里红妆】的典故?也不知道为什么宁绍平原的姑娘出嫁可以用半副銮驾?”

“聂先生说的是宋高宗赵构还是小康王的时候,在金兵追击下逃到宁绍平原一湖前,被一位浣纱女藏在水里面,并盖上一层白沙,最后得救的故事?”

“是极,做了皇帝之后,高宗皇帝传旨怎么都找不到当时的那个浣纱女,就赐了宁绍平原女子结婚享受皇家嫁女的礼仪待遇,特许十里红妆、戴凤冠、坐花轿,当地还有个民谣是这么唱的【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

姑娘终于上道了,聂广义怎一个高兴了得!

“聂先生,就我所知,这个典故说的是,皇帝一开始没有认真找寻,导致浣纱女投河自尽,最终被追封为皇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