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广义吾儿(第2/3页)

爸爸就这样成了那个被领养到上海的小孩。

去了最好的学校,住在最好的环境,一路念到了博士,然后留校任教。

爸爸不知道你会怎么理解这件事情。

但爸爸对所有人都心存感激。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要孝顺你聂爷爷和聂奶奶。

他们给了爸爸最好的一切。

但是他们在爸爸结完婚没多久,都没有来得及看到你出生,就相继离世了。

爸爸是直到那个时候,才从你大伯那里知道自己当年被“抛弃”的真相。

爸爸就想着,要孝顺你邱爷爷和邱奶奶,还要尽我所能地照顾你伯伯们的孩子。

当初,你的五个伯伯,把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给了爸爸。

爸爸想要给予他们的小孩同等的回报。

最初的那些年,爸爸能力也有限,有一部分钱,用的是你聂爷爷和聂奶奶留下的。

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和妈妈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这样的分歧,在你儿时的生活里面,算得上如影随形。

爸爸知道,爸爸的做法,是有些欠妥的。

可是,很抱歉,在这件事情上,爸爸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你邱爷爷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随着年纪渐渐变大,他开始需要有人传承木拱桥营造技艺的衣钵。

你在那个时候,开始去长桥村过寒暑假。

你很快就表现出了在这项技艺上的天赋。

长桥村有好多人都说,你是个天生的木匠,你以后就该传承木拱桥的营造。

你妈妈对这件事情反应比较大,认为村里人是在道德绑架。

从那以后,一说起长桥村就会激动。

你能相信吗?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和你妈妈的想法是一致的。

我的儿子我了解。

我儿子不是天生的木匠。

他学钢琴可以成为钢琴家。

他学数学可以成为数学家。

他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

他可不是个仅仅只有木匠天赋的小孩子。

那时候还没有申遗和古建筑保护一类的说法。

除非是没的选择,否则没有人会希望让自己的小孩,去学一种正在面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辛苦不说还没有前途。

而你,我从小优秀到大的儿子,显然不属于没有选择的情况。

如果必须要有人继承邱爷爷的衣钵,那个人,更应该是爸爸。

爸爸从那个时候,把所有的研究方向,全都调整到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上。

爸爸和你不同。

爸爸虽然也有很多选择,但爸爸对万安桥是有特殊感情的。

哪怕再没有前途,爸爸也想要努力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闯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一年又一年,从学习这项技艺,到为这项技艺申遗,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爸爸虽然没有你那么聪明、那么有天赋。

可是,只要爸爸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进去,只做这一件事情,肯定还是可以做好的。

照片里,那个看起来比较新的万安桥模型,是在你高考之前就做完了的。

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模型,并不比我天赋极佳的儿子考完之后做的那个差劲。

爸爸说的是真的,不信的话,你可以把照片放大了,自己好好对比。

爸爸为此感到高兴。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爸爸把自己变成了木拱桥营造技艺大师,完全可以继承你邱爷爷的衣钵。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再好好申请课题、好好带学生、好好申遗,我就一定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你不知道爸爸那时候有多高兴,多自豪。

只要我足够努力,我的儿子就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学自己想学的专业。

广义吾儿,请你相信爸爸,爸爸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你,也纳入到对邱家人的感恩体系里面。

你是你,爸爸是爸爸。

你应该拥有肆意的人生,这也是爸爸一切努力的意义。

时间就这么到了你高考的结束要报志愿的那个阶段。

你从长桥村回来,我看着你报了清华建筑。

之后,你就说想去爸爸的工作室看看。

爸爸把钥匙给了你,你妈妈开车带你过去。

你在工作室外面,签收了一大堆的包裹。

每一个都包装地非常严实,还有木架子保护。

你妈妈问你是什么,你没有和她说。

你去完工作室没有回家,和同学去了毕业旅行。

可能是出于关心,你的妈妈在那天晚上,又回去了工作室。

她从来不知道你在长桥村做木拱桥模型的事情……

对不起,我的儿子,爸爸本来不想告诉你这件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请你再允许爸爸自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