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第2/3页)

可能正是因为各种天然食物太过丰富,根本不虞温饱,所以,才使得这个岛上的土著一个个身形壮大,体格优美。这些土著,可真特么的走运,拥有如此物华天宝之地!

秀美的热带风光、环绕四周的七彩海水,友善和平的当地土著,惬意而悠闲的生活节奏,丰富而多样的食物,使得在海上奔波了数月的探索船官兵们几乎同时生出了一种长居此地的想法,颇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这座小岛,莫非就是老天赐予人类的天堂之地?

……

2月2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

就在“风行4号”航行在温暖的南太平洋之中,并一路途径数个小岛,抵达了那座被认为是“天堂之地”的岛屿时,以“风行3号”和“风行5号”组成的主力舰队却是艰难地从狂风、巨浪、寒冷的麦哲伦海峡中驶出,进入了大西洋海域,然后沿着美洲东海岸,径直往北驶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探索舰队最终进抵葡萄牙人所控制的巴西地区,驶入里约热内卢港口。

里约热内卢的建立,最早要追溯到16世纪初。在1502年1月20日,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了现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纳巴拉湾,并称该处为“一月之河”。当时他们认为海湾实际是河口(事实上,“河”是当时任何大面积水体的通称)。

随后法国也有船队到来,作为他们掠夺巴西红木的大本营。1555年,法国人来了600多名战士和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殖民地,殖民者主要由法国雨格诺派(胡格诺派)教徒与瑞士加尔文派教徒组成。

1565年3月1日,葡萄牙人成功地占领此城,并将法国人驱逐出巴西。不过,鉴于该城会经常遭到海盗及私掠船攻击,特别是法国海盗。因此葡萄牙人开始在此地建筑城堡,用作防御和抵抗侵略者,并渐渐有了今天的规模。

葡萄牙人在1648-1649年,通过两次瓜拉拉佩斯战役,彻底击败了荷兰西印度公司,夺回了葡属巴西的最大蔗糖产地——博南布格(今巴西伯南布哥州),并于1654年与荷兰人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恢复了葡属巴西的统一和完整。巴西繁盛的蔗糖贸易和广大的种植园经济,得以再次丰富葡萄牙王国的金库。

当地总督闻知,有两艘来自遥远汉洲大陆的探索船停靠港口,随即派出了数名重要殖民官员前来迎接。通过与葡属印度殖民官员和商人的信息交流,在巴西的葡萄牙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这个南方新大陆国家的情况。

虽然,这个“小国”成立仅二十年,但却连续两次击败强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人出于对荷兰人的厌恶,单方面地认为是荷兰人战败),让葡萄牙人有些刮目相观。要知道,在葡属巴西殖民官员看来,那个垄断了整个东方贸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相比较而言,不论从财力上,还是从军事实力上,都要显得要强大许多。

整个葡属巴西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和众多的人口,而且凭借着本土优势,却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前后打了二十多年,耗费物资人员无数。这一点来看,这个位于南方新大陆的“小国”实力不容小嘘。

另外,听说葡属印度殖民地区就是在这个齐国的暗中支持下,硬是顶住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断蚕食和挤压,保住了锡兰和印度的十余处据点,避免了被驱逐出东方贸易市场的悲惨下场。他们在两年前,还曾派出探索船前往了非洲大陆,与葡属非洲殖民地取得了联系,并还承诺为该地提供珍贵的东方商品,建立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

想不到,齐国竟然又派出了两艘探索船,跨过浩瀚的太平洋,穿越危险重重的麦哲伦海峡,来到了美洲大陆的东海岸。这可真是一次伟大的航行,甚至可以媲美瓦斯科·达·伽马所开辟通往印度的伟大壮举。

抵达里约热内卢港的齐国海军官兵受到了当地官员和商人们热情接待,对这些征服海洋的无畏勇士,表达了他们真挚的敬意。

齐国官兵军容肃整,态度不卑不亢,礼貌中而又略带腼腆,尤其是带队的几名军官学识丰富,对欧洲国家和人文均有一定了解,充分显示出他们是来自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与那些愚昧和无知土著,是截然不同的。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些来自齐国的海军官兵和绅士们都不是主的子民。尽管其中还有数名欧裔船员,但似乎对主的归属,已然没有那般虔诚了。

不过,这些齐国人在宗教上方面,似乎表现的非常包容,对天主也表达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听说,他们最早还都是属于那个富庶而强大的明国人,因为战乱和饥饿而先后移民到那个偏僻的汉洲大陆,继而成为齐国的子民,效忠他们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