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剪刀差(第3/3页)

争吵喧闹了一天,新昌堡的众多甘蔗种植农户,还是以低于去年两分钱的收购价格,将所收获的甘蔗全数卖给了“胡记”制糖厂的收购人员。看着手里获得的银钱,似乎并不比去年多出几块钱,农户们脸上均呈现出一丝无奈和苦涩。

三三两两的农人们,怀揣着为数不多的汉洲银元,在一个个粮油、布匹、农资门市里不断流连徘徊,琢磨着到底是该给家人新增一件新衣,还是将稍许损坏的农具进行更换,或者多买些米面粮油,割一块肉,让辛苦了大半年的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市面上,除了粮油副食,好像所有的工业制成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涨。按理说,距离云阳府不远的威海,是我们齐国最大的棉纺中心,运到此地的各种棉布,价格应该是非常低廉的。但是,市场上供应的棉布也同其他工业品一样,较去年有所上涨。

农产品价格在下行,工业制成品在上涨,这种后世工业发展初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问题,也在汉洲小小的市场环境中不受控制的悄然出现。

虽然,相比较大明的温饱不继,甚至面临的乱世危亡的残酷环境,移民汉洲的绝大部分明人都能过上安定祥和,并且不虞饥寒的生活。但是,谁不想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呢?

本来以为,经过两年的开拓,一些蛮荒土地渐渐开始变成熟地,甘蔗、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也慢慢增长,却未料到,产量上去了,价格却跌下来了,最后获得的银钱并未增加多少,难免让人有些失望。

云阳府的官人们,应该好好管管这帮唯利是图的工场主和商人,如此作践和压榨我们农人,辛苦大半年,银钱都让他们给赚走了。

许多农人犹豫再三,还是狠心在粮油铺买了些油料,割上一块肥肉,再扯几尺布,慰劳一下辛苦的家人和自己。

很多农人喜欢买市面上近两年才出来的“劳动布”,一种靛蓝色且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粗棉布。虽然这种斜纹粗棉布价格要比普通棉布贵一点,而且透气性也较差,但相较于其他棉布,这种“劳动布”非常耐穿,不易磨烂,是那些经常于田间地头农人最为适合的棉布。

看来,不论在什么地方,生活,其实都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