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人世间(五)(第2/3页)

“如此……,可行?”段烜愕然地看着这名书吏。

“卑职认为可行!”梅治文朗声说道:“坐以待毙,或是乞活就食,这些待毙的饥民,总要做出选择的。集流民以建乞活军,再辅齐国经制军伍督后阵,必可制强敌!”

“有道理!”段烜点点头,回头看了一眼黑压压一片的饥民,断然说道:“梅治文,你速回长山岛,将此想法和建议报于指挥大人和陆战队徐营长,请他们尽速定夺!”

“卑职遵命!”梅治文欣喜地答道:“若建乞活军,此间流民便可活人无数!”

“人世间,唯乞活,方能搏命!”段烜看着那些摇摇欲坠的无数饥民,脸上露出几分同情之色,“乱世人命贱如狗,可怜这大明无数百姓呀!能否乞得一条性命,就看他们个人造化了。”

2月26日,齐国第二陆战营营长徐传兴亲至蓬莱县,召流民精壮四千余人,号自救军,以第六陆战队副连长曹昭为自救军总兵官,从陆战队和乡兵抽调数十名骨干充任军中千总和百户,粗粗将这支军伍架子给搭建起来。

“俺就说过,杀人,也是一门手艺,总能混口饭吃!”那名曾在蓬莱县码头与齐国乡兵起过冲突的粗大汉子看着越来越近的长山岛,咧着嘴笑了。

“既然会杀人,为啥不跑到河南,去从了流贼?”一个瘦长的汉子问道。

“俺以前好歹也是大明官军,怎能从那流贼?”那汉子说道:“不过,若是在山东活不下去了,俺也会寻个山头,去做个山大王!”

“这世道呀,就根本没有普通百姓的活路呀!”那个瘦长汉子叹道。

……

2月26日,威远岛(新几内亚岛),湖东堡(今印尼巴布亚地区查亚普拉市)。

相对于大明无数流离失所的饥民而言,因各种身体原因滞留在湖东堡的移民是属于比较幸运的人群。虽然他们行程万里,漂洋过海,甚至历经生死,才来到这处陌生的热带地区,但他们毕竟还是活了下来。若无意外的话,很可能就在此地落地生根,成为齐国治下的海外领地居民。

湖东堡,顾名思义,这处据点虽然是建立在海边,但距离该据点西侧十几里处,有一座巨大而狭长的湖。

这座定居点是威远岛总管区于两年前设立的,位置刚好卡在金华堡(今巴布亚新几内亚莱城市)和通州堡(今印尼巴布亚地区马诺夸里市)之间,很好的弥补了两地距离较远,缺乏中途补给的弊端。

经过近两年的土人前期开发,湖东堡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得以大大改善,因而,在今年一月间,威远岛总管府便抽调了一百余明人和两百余帝汶岛土著进驻,算是给该地进行了一次大的人口补充。

东线移民船队回返时,四十多名因生病或身体不适,以至无法继续坐船航行的明人便被临时滞留在湖东堡。将养了一个多月,陆续死了十余人,剩下不到三十名滞留移民自然就被湖东堡给扣了下来,充作本地居民。

对于人口,尤其是同为华夏苗裔的明人,威远岛各个定居点的政府部门是极为渴求的。但是,当年总理府给威远岛规定的每年一千五百人的移民份额,远远不足以填充这座巨大的岛屿。四五年下来,整个威远岛人口才堪堪过万(仅统计汉人,土著不计算在内),尚不及威海城(今澳洲凯恩斯市)一个城镇的人口为多。

而且,威远岛的半数人口又集中在威远城(今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一带数个定居点。如此一来,威远岛其他几个补给中转点,人口就显得有些稀少了。

为了获得人口,威远岛各个补给点是想方设法地通过每年回返的移民船队来截留移民,一些身体稍微不适,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全都尽数留下。对于各个据点有些急需的手艺人,或者读书人,更是使劲手段,将人给截在当地。

被滞留在湖东堡的明人,是不幸的,因为此处开发不过两年,虽然威远岛总管区前后往这里扔了四五百多帝汶岛解送来的土人,周边环境也得以适度进行了改善。但这里的各种气候环境仍旧对定居者非常不友好。

此地属赤道多雨气候,全年气温都很高,并且年较差很小,没有明显的寒暑季节,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11-4月,整个威远岛盛行西北季风,普遍降雨,居于北部地区的湖东堡,年降水量达4000毫米以上。

而到了6-10月东南季风盛行时,天气又比较干燥,各月降水量都少于40毫米,为明显干季。此时,应该是湖东堡等威远岛北部地区最为舒适的季节。若到了两种季风都不占优势的季节更替时期,几个星期均是无风静止的天气,空气中饱含水汽,天气闷热,常下阵雨,并且到了1-4月,还常受飓风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