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国号(第2/3页)

“但是,鉴于马六甲城的坚固城防和葡萄牙人的激烈反抗,我登陆部队在清除外围防御后,暂时受阻于马六甲核心城堡。”

“柔佛人没有按照约定在马六甲的内陆方向发动进攻吗?”德林总督问道。

“柔佛人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集结了四千人,对马六甲内陆几个据点发起了攻击。但是一月八日,一场风暴过境,不仅将柔佛人众多运输补给物资的小船掀翻在海里,还将他们所有的火药全部打湿,以至于无法使用火炮和火枪与葡萄牙人继续战斗。风暴过后,马六甲内陆区域连绵阴雨,使得他们行进和扎营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计划中的登陆部队与柔佛人的协同进攻,也变成了我们单独进攻马六甲城。”那名军官苦笑着说道。

“想不到,糟糕的天气还帮了葡萄牙人的大忙!”德林总督叹道。

“总督大人,不过据我们俘虏的葡萄牙人说,马六甲城中的物资积存并不是很充裕,可以利用的武装人员也不多。对于最终攻克马六甲城,舰队司令巴雷克上校和登陆部队官兵均表现较为乐观的态度。”

“非常好!”德林总督满意地点点头,“急水湾城(今印尼司马威市)在上个月已经被亚齐人攻占,若是我们东印度公司可以夺取马六甲城,那么,葡萄牙人就彻底失去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这相当于葡萄牙人的远东航线被我们一举切断,他们将失去东印度群岛和明国、日本、朝鲜的市场。对于我们以后,逐步挤压抢占锡兰和印度的市场,奠定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基础。”

“不过,我还是希望巴雷克上校可以在二月底之前攻占马六甲城。因为我们东印度公司可以据此来震慑一下南边那个汉洲。他们驻巴达维亚的第一任代表,可是给我送来了他们建国大典的邀请函。”

“总督大人,你要亲自去吗。”巴达维亚市政长官西尔维·海默问道。

“当然!”德林总督说道:“跟我们东印度公司持续了三年多战争的汉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度,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亲自过去看一看。只有当我们切实了解了对手,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听说汉洲是要建立一个王国,哦,应该是如同我们欧洲和东印度群岛那些传统的君主集权制国家一般。”西尔维·海默不以为然地说道:“他们的国家想必也是充斥着愚昧和野蛮,还有腐朽的专制。”

“海默先生,君主集权的王国也有他们可取的优势。我们不能因为倡导共和,就否认那些极为强盛王国的独到之处。”德林总督说道:“有时候,一个国家能集权,未必都是坏事。”

……

汉洲建国立号,在齐天看来,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无非是给这个政权起一个名字而已。但是,毕懋康、王徵、宋应星、潘其风等众多文人却对汉洲国号的确立表现出极为重视的态度,并为此争论不休。不过,通过他们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齐天才慢慢明白过来,这个时期华夏文明所建国家的国号,并不是后世那种国家的名称,或者称之为国名,代表一个国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

中国古代的国号就是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国号很早就有,《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当然这里记载的国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代,仅仅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是司马迁错误追认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第一个国号是“夏”,由夏启所定。

在中国古代史上,国号的确立往往被作为一个朝代新政权开始的历史标志,并不因其统治的地理区域的改变而改变。国号主要是作为代表当时法定统治政权的官方名称,类似于古人的别名、别号。改朝换代即是旧政权灭亡后由新政权取得了统治者的合法地位,进行了政府重构。故每次朝代更替时会更改国号,一旦国号改变,则往往不被视为同一个朝代。

国号,要么是以创立者的起源地为国号,如,商、周、秦、汉、宋等王朝。要么以建立者的封爵,如隋、唐等王朝。也有以谶语命名为国号,如蒙元的命名则取自于《易经》的“大哉乾元”。而建奴所创立的清,则以五行相克的理论来,命名自己的国号。

但汉洲要立国号,取上述命名缘由的话,只能以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模式选择。当然,历史上也有以自己姓氏命名国号的。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只有战国期间“三家分晋”时,魏家、韩家、赵家都以自家的姓氏来命名自己的国号,以此跻身于战国七雄之中。

因此,以后汉洲若能绵延日久,长存于世的话,就会历史上出现汉洲大陆XX王朝的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