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8章 当今:我太难了(第2/3页)

担心理由有遗漏,不敢全部在自家庄子上尝试,却也会拿出一两个庄子实验。

不要说田庄,就是那些田地稍多一些的地主老财,也能根据书册内容对自家田地进行改造提升。

尽管便宜的,大多都是那些有实力,有不少田地的存在,可贾蓉并不是太在意。

没办法的事情,除非贾蓉花费大力气大精力主动折腾,不然只能等待农田水利技术一层层下沉。

贾蓉有没有当官,就算当官能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皇室和朝廷的影响力,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管理到最底层乡村的。

他能管的,只有宁府的田庄罢了。

就是同宗荣府的田庄,都没办法插手的说。

不过,他如此大度的姿态,还是得到了当今和朝廷的表扬。

贾蓉自然不在乎这个,他只是希望在小冰河时期,通过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努力,能够减少一些损失,或者说减少部分百姓的伤亡就好。

只能说,有些人根本就不配称人。

在青黄不接,又是粮食减产明显的时候,不断哄抬粮价,就是逼着少地以及无地的百姓去死啊。

结果,还没有到秋收季节,北方不少地方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赤落落也十分血腥。

只是这些情况,有的暴露出来,而有的则是彻底被掩藏起来罢了。

京城城外,又逐渐有了流民聚集,而且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聚拢的流民数量越来越多。

基本上,都是被粮价提升,逼得活不下去只能逃荒的底层百姓,那叫一个苦逼。

勋贵们,又在当今的号召下,早早就在城墙根下设立粥棚赈济灾民。

经过之前的几番折腾,现在大家都学乖了。

所有粥棚,几乎清一色的谷糠以及味道不怎么样的野菜,最多也就是加了一些脸颊和自己的鱼肉干。

就这,也足以叫逐渐聚拢过来的灾民,好好生存下去了。

只是,这样的景象,叫当今很不满意。

其实这时候,正是皇庄大有作为的时候,可惜没有人提醒当今,估摸着皇庄管事也不怎么干净。

粮价上涨,自然而然会影响到煤矿开采,成本上升了么。

好在,经过贾蓉几番磋商,最后和掌握了晋省绝大部分煤矿份额的开国勋贵集团达成一致。

煤矿的工钱暂时不涨,伙食费也维持原状。

由宁府提供大量晒干了的海鱼鱼干,作为粮价上涨后的替代品,对于旷工来说其实还是好事。

毕竟,海鱼鱼干的味道虽然一般,却能提供劳动所需大量盐分,还有充足蛋白质和部分油脂,足够了。

只是,粮价不能一直上扬,不然感觉亏本的开国勋贵集团,也不会真的赔本赚吆喝。

在这期间,收拢流民输送到外海大岛的活计,倒是相当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地方官府巴不得流民越少越好,朝廷此时也没心思理会这些,只要流民不闹腾,随便他们去哪都成。

倒是当今,看到皇室秘探的汇报后眉头微皱,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真要说起来,像是宁府贾蓉这样能力卓绝之辈,将心思和精力放在外海,其实也是好事一件。

总比他将目光,放在大乾腹地要好得多。

眼下的大乾,天灾连绵不断,朝廷的底蕴消耗迅速,当今也是头疼得紧,顺便也有些紧张。

南方那边已经传来不好消息,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蝗灾,估计今年怕是粮食收成会出现大问题。

这是怎么了?

当今自问,他当皇帝后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啊。

京城市井,已经有谣言将连绵天灾的锅,扣在当今头上,可以说居心叵测。

当今虽然气得够呛,却又不好大动干戈,不然不久显示他心虚了么?

遇到了种种破事,当今原本内库丰收的喜悦,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到了夏天,虽说天气异常没有以往那么炎热,可几处省亲别院的建设,却是热火朝天的说。

隶属于内务府的材料供应商铺,最近可是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事情太过紧急,好几家建设省亲别院的家族,都在比着谁家建造得更快更好,自然是不惜成本的疯狂投入。

在这个过程中,建造省亲别院的精品材料,价格自然是一涨再涨,都翻了两三翻了,相当夸张。

也就是薛家商铺有充足的材料供应,荣府省亲别院的建造才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其余几家却是花费了大价钱。

虽然没有红楼故事中,荣府建造省亲别院花费那么夸张,可一家超过五十万两逼近百万两却是少不了的。

几家加起来,单单在材料上的花费,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更别说其余花费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