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1章 被质疑了(第2/3页)

“唯有臣家里布设的粥棚,几乎没有流民中的青壮,以及城里想占便宜的百姓愿意靠拢,如此全都给流民里的老弱妇孺用到了!”

一番话,说得不清楚其中内情的朝臣和当今若有所思,至于弹劾的御史一张脸涨得通红。

可职业喷子就是职业喷子,可不会因为贾蓉说得有道理,就会低头认怂。

“话说得好听,可那谷糠,嗖了的陈粮还有味道苦涩不堪的野菜,是人吃的么?”

呵!

“看来这位御史大人出身不凡,从来都不知晓民间疾苦!”

来而不往非礼也,贾蓉顺手给这厮扣了一丁其绝对难以承受的大帽子。

而后,在这厮几欲喷火的目光注视下,这才施施然解释道:“大灾大难之时,别说是谷糠和陈粮这样,还能消化得了的食物,就是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为了活命都能吃得下去!”

“至于什么是草根树皮以及观音土,这位御史大人完全可以去乡下问问,实际了解一番!”

说到这里,脸色一肃淡然道:“对于流民百姓而言,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至于吃的是不是精粮米面,哪还顾得了这么许多,活命都来不及!”

“再说了,真正赈灾还得朝廷出力,总不能指望有善心的家族承担那么多灾民的生存所需吧?”

“要不,御史大人先将家产全部捐出来,宁府以十倍捐献跟随,绝对不打马虎眼!”

尼玛,老子就是有钱,看老子怎么拿银子砸你丫的。

什么自辩,完全就是一边倒的打脸现场,当今和一干朝臣看得津津有味,只有御史台一干人等的脸色不怎么样,却也不好在这时候发作。

要是贾蓉犯浑,和他们拼家产搞捐献怎么办?

有钱了不起么,以后看他们如何收拾宁府这样桀骜不驯的勋贵势力。

三言两语解决麻烦,甚至还给朝堂大佬和当今提了个醒。

救济灾民的时候,新米不一定比得上陈粮好用,陈粮也不一定比谷糠更加好用。

其实他没说的是,那些杂草一般味道苦涩的野菜,在他手里可以发挥不一样的效用。

不仅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通过和其他一些杂料混合蒸煮,拥有暖胃增强气血的功效,正好适合体弱的流民老弱妇孺食用,增加他们的生存几率。

不要忘了,贾蓉的医术也是出神入化,随便动点小手脚就能发挥相当程度的作用。

只是这些,没有必要说出来而已,免得将自己给卷进去。

别看随着天气转暖,京城这里的灾情得到缓解,情况不那么糟糕了。

可外头的状况,却是糟糕得很。

虽说交通依旧不便,可外头的信息终于还是源源不断送到京城,然后京城权贵们就知晓了外头的形势之严峻。

从北到南,整个大乾的精华地域,几乎全都受到了这次严寒天气的侵袭,一时间流民遍地好不凄惨。

不仅只是受灾流民暴增,受到如此严寒天气影响,就是运河部分河段都结冰中断,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南方的粮食物资运输受到影响,京城的粮价又要疯涨一波了,估计百姓很难承受得了。

任何时候,缺粮只是针对寻常百姓而已,对于权贵来说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

就算是市面上没了粮食出售,他们手下的庄子也能提供足够的粮食物资供应。

只是谁也没料到,京城的粮价增幅,并没有想象中夸张,也不需要朝廷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后来一查才知晓,开国勋贵家族开设的粮铺,一个个货源充足价格算是比较公道,硬生生将京城可能腾飞的粮价给拉缓下来,气得某些存在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时,津门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开国勋贵集团的粮铺,里头的新鲜米面,一大半都是通过海运送过来的,根本就不受运河某些河段中断的影响。

这时候,傻子都知晓津门港的重要性了。

可不等某些存在有所动作,金陵四大家族和开国勋贵集团,已经与内务府达成协议,专门替内务府运送需要货物。

如此一来,直接断了某些存在的念想。

尼玛,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有本事你们自己也开发一个北方沿海港口出来,津门的地理优势又不是唯一。

只是可惜,贾蓉高估了朝堂衮衮诸公的开拓精神。

他们和那些盘踞地方的世家豪强一个鸟样,都喜欢坐享其成。像是开拓新港这样的辛苦活计,自然等旁的势力去做,然后他们巧取豪夺过来就成。

既然如此,他们想要在津门港分一杯羹,那就是做梦了,想什么好事呢。

倒是隔壁荣府几位大佬,却是颇为眼热津门港的好处,想要占下一块不小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