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8章 朝臣:贾蓉这小子很狡猾(第2/3页)

等回过神慢慢琢磨,很快就能察觉通州和津门两地的不同寻常之处。

关键的是,此时的津门和通州官场,已经被金陵四大家族牢牢把持,外人想要伸手可不容易。

内阁大佬可不会为了琢磨点事情,就耗费大量资源强行插手干预,其余势力则是没有那强悍的实力。

贾蓉这厮,小小年纪竟然如此狡猾!

朝堂大佬们,理清了思绪和逻辑后,不由对金陵四大家族首领宁府当家人贾蓉刮目相看。

要说这次的事情,不是贾蓉刻意所谓,打死他们都不相信。

当今其实早就心中了然,只是需要一个好的开头罢了,不然贾蓉想要达成目的,也不是那容易的事情。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大明宫内相戴权的通风报信。

若不是这厮,将当今的心态完全告知贾蓉,这才能够让他直接抓住机会,不然事情肯定还会有波折。

当今早就起意试一试一条鞭法,看看能不能替朝廷增加财政收入,至于实行的规模大小,倒是没有太多要求。

事实上,王子腾接手了在津门以及通州,实行一条鞭法的任务后,开始还有些惶恐。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需要小心防备的对象少得可怜。

既然如此,那他要是还做不好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

很快,有关一条鞭法的宣传,便通过两地衙门强行推行下去,目的是直接下沉到宗族乡村的每一户耳中。

想要做到这一点,若是按照老传统,老手段自然相当困难。

什么东西都是在衙门门口张贴布告,看得懂和听得懂的存在,又怎么可能会是常年不入城的底层百姓?

到时候,布告内容经过几番转手,还不知道会改变成什么鬼样子,很可能和原本的意思直接南辕北辙。

然后,经手此事的相关人等,又多了一条从百姓身上盘剥的门路,就这么夸张。

好在,王子腾手下,也接收了部分来自贾家族学的优秀学生,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还有《马屁评论》这份京城第一大报实习的经验。

咳咳,像是报纸这样的玩意,朝廷和文官集团,是绝对不会允许私人经营的,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即扼杀,那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封建礼教时代,对于意识形态和舆论宣传十分敏感,根本就不可能放开限制。

有些小说中,猪脚玩花样一般,弄出了影响力巨大的报纸,那就是在给自己招灾引祸。

不说皇家有没有可能卸磨杀驴摘桃子,就是文官集团为了自身话语权的稳固,绝对容不下猪脚继续活着。

想想看,若猪脚是个脑子一条筋的货色,通过创办报纸掌握了王朝舆论宣传阵地后,会不会脑子发热置疑儒家经典和儒家对社会的负面作用?

不要怀疑,一旦口水仗打起来,什么话都能说出口的。

加上现代社会对于儒学的批判环境,猪脚要是受到影响开启狂喷模式,那就是自取灭亡了。

只能说,贾蓉十分聪明的将《马球评论》和马球联赛绑定,让读者的第一反应就将其当做一份娱乐性质的报纸。

实际上,报纸的趋形早就在民间有所发展,只不过都是打擦边球和玩花边新闻的博眼球罢了。

《马球评论》实质上,也差不多如此,很少言及朝堂事务,以及火爆的社会事件。

真正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评论,都是副刊的读者评论。

闲话不提,王子腾在贾家族学优秀学生的提议下,决定采取新的宣传模式,一定要将一条鞭法的政策宣传到最底层。

而不是和以往差不多,只是流于形式,最后再来一句“皇权不下乡”,十分矫情的遮掩过去。

那不过就是一个王朝统治,最躲懒的方式罢了。

地方官员真要是有本事将权柄蔓延下乡,看看皇帝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于是很快,许多津门和通州两地,行走于乡村之间的货郎,就成为了第一波宣传主力。

这些行走乡村的货郎,为了能够讨口饭吃,那是绝对舍得下苦力的。

他们口齿伶俐,在经常行走的乡村面熟得很,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部分信任。

官府只需要将这些货郎召集起来简单培训,然后以银钱奖励驱使他们动作起来,那效果真是刚刚的。

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通州知州琏二派出去的采风使者,便传回了叫他相当满意的消息。

采风使者所去的几个村庄,最底层的村民都知晓了一条鞭法的名字,知晓这是朝廷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最新颁布的善政,对他们相当友善。

可也就是如此了!

毕竟那些货郎乃是临时召集起来,只是进行了十分简单的培训,本身对于一条鞭法就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