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2页)

当初大队那么多人笑话朱婆子,说他家糊涂,儿子不重视去重视闺女,还花那么多钱让闺女去读书,有这个钱倒不如留给儿子以后娶媳妇用。

可现在看看,朱婆子那可是有两个镇上的女婿,这在整个大队甚至是周边的大队是绝对找不出第二家来。

瞧瞧她两个闺女女婿时不时就拎着大包回来。

一家老老小小就连两个儿子都不用奋力去赚公分,就能把日子过得极为舒畅。

这么一对比,谁不羡慕?

以前那些嘲笑朱婆子一家的人,现在是眼红的不得了。

可就算再眼红,大队里还真没几家能像朱婆子那样宠着闺女的人。

就连她自己,哪怕都是从她肚子里钻出来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怎么着都端不平。

马婆婆突然觉得自己挺可笑,向来以比朱婆子有能耐而自傲,结果女儿比不上人家的、几个儿子也比不过朱婆子家的女婿,她有什么资格好自傲的?

“你这么看着我干嘛?”朱婆子往容知青身后躲了躲,一脸警惕的看着她:“别想打果子的主意,这都是我和容知青的,没你们的份。”

本来还有些心情低落的马婆婆瞬间一个白眼翻过去,“谁稀罕。”

“不稀罕你就别盯着。”朱婆子得瑟的哼哼。

眼珠子都看红了居然还说不稀罕,谁信谁是白痴!

马婆婆懒得搭理她,和周边人说着:“时候也不早了,那咱们就先回去吧。”

今天虽然没遇到野鸡野兔,但每个人的收获也不算少,前两天下的那场雨刚刚好,每个人的竹筐中都多了一些新摘的蘑菇。

容晓晓护着朱婆婆没参与采蘑菇的一员。

但后来这人抓一把、那人给一把,她的竹筐里装着的东西反而是所有人中最多的了。

这就是被众人喜欢的福利。

按着老路原路返回,放牛的那位已经回了大队,在半路接到已经扛着老多柴火的丑牛和虎娃子,一行人朝着大队走去。

结果走了没多远,他们在前方看到了好几个人。

“那不是贺家宝吗?”

“还有高知青他们,他们这也是打算上山上捡菇子?”

“都这个时间点了还捡什么蘑菇,问问去不就知道了?”方大姐先朝前跑去,对着他们喊道:“贺知青,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走近了发现,这几人身后也背着竹筐。

探头一看,她立马纳闷了,“你们挖泥巴做什么?难不成是想带回去做炉子?”

这些黄土没什么用,也没法种植粮食和蔬菜,是恨不得换成其他大队那样的黑土,特别肥沃,种什么都能收获不少。

不像他们这边,除了挖回来烧炉子之外,要不就是拿来糊墙,再多的也就想不到其他作用了。

可瞧着这些知青们,挖泥巴居然能挖得这么开心,就跟她们采到菇子一样,看着真是怪异。

贺家宝抬起头,脸上笑得特别灿烂,“我们打算弄回去做点试验。”

“什么试验?黄土还能做什么试验?”

贺家宝没说明,“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见他们一行人挖的差不多,便跟着这群人一同回村。

在回去的路上,贺家宝特意走到容知青的身边,轻声说着:“那日和容知青聊了聊,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也想为大队做些什么,但想来想去都没头绪,倒是林知青特意提点了一下……”

他说得很小声。

倒不是觉得自己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而是和其他人商量过,他们现在就一个很粗简的计划,做什么、怎么做、能不能帮到忙等等,这些他们什么都不确定。

与其让大队的人白高兴一场,还认为他们在说空话,倒不如先偷偷琢磨着来,稍微取得一些成果后,再说出去。

不过在他心里,容知青不是外人。

贺家宝也就没瞒着,跟着小声说着:“焦知青家里有些门路,可以替我们弄到相关的书籍,杨知青老家附近有个小厂,也去了信请家里人去探探消息,季知青有一个远房亲戚祖上就是做这行的,也能打听一些。”

从有这个想法到现在其实没过去几天。

白天里都得干活,空不出时间商量,晚上便黑灯瞎火的聚在一起讨论。

倒真的让他们商量出一些事。

他跟着说:“我也去镇上跑了跑,书店里没这方面的书籍,只能联络各自的朋友,看能不能从外地寄过来一点。”

容晓晓听得认真,可贺知青或许是太激动了,说来说去倒是忘了最重要的那点,她问道:“所以你们计划用黄土做什么?”

烧罐还是烧砖?

又或者是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