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5页)

一直踩着的影子停下了,苏姚抬头看周言安,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停下步子。

周言安没有解释,等着苏姚跟他并排,他才继续往前走。

招工考核的记录还是由周言安来做,其他几位领导都在其中担任考官,他就比较特殊了,因为当时发布通知的时候,周言安还在休婚假。

苏姚以为招工这事,用不着耗费太长时间,大概率在周言安上班之前结束,就没有把他放进面试考官的名单里。谁承想,这事儿拖了这么长时间,而周言安这时候也回去上班了。

反正这是自己人,苏姚甚至都没有费脑筋安排他的去处。他没有当上考官,反而要帮苏姚做苦工。

苏姚自己为了后续减少麻烦,甚至连考官都不是,就属于考场打杂的那一类。

考场上出现什么突发问题,就她来解决。

简言之就是端茶倒水的,她不需要倒水的时候,就坐在记录员的位置旁边,观察考生的表现,以及看身边人对考生问题的记录。

第一位考生看完自己的整场表现,并在右下角签上了他的名字。苏姚看到周言安的记录,没有急着出去叫后一名学生,对他说,“你记得太认真了,记下关键内容就行,写这么多,多累啊。”

周言安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这声音不算大,也不算小。在这狭小的密闭空间里,俩人都算不上是窃窃私语,其他人听得到。十分吃惊苏姚跟周言安这个语气,周言安还老老实实地应声了其中要数尤宝全反应最大,一副活见鬼的表情。其余人自诩身份,相对端得住表情。虽然心理活动都差不多,但表情各异。

每一个考生平均下来花费五分钟的时间,最长没有超过十分钟,最短大概是三分钟。

一共花费两个小时时间,赶在将几位考官离开之前,苏姚赶紧核算分数。

将最后核算的分数,以及选定的名单,呈给几位领导过目,这就省得她还得再跑一趟。

对于苏姚的尿性大家是知道的,故而甚至不用她提醒,就在右下角处签上了自己名字。

在尤宝全将名单递给周言安之前,苏姚抢先拦住。

这做法引起了尤宝全的不解,“周副团长不用签字吗?”

苏姚憨厚一笑,“他一个书记员,签啥名啊。”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偏心。

她的回答引起一阵切声。

但是不管怎样,赶在今天下午之前,苏姚将选用名单张贴在选用细则的后面。

选用名单出来以后,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自然是选上的那两个人,愁的那可就太多了,所有被刷掉的人都挺不高兴。

但不高兴也没用,这个怨不着苏姚。

只有名单和遴选办法是她出的,剩下考试步骤她一点都没沾边,就连笔试的试卷都不是她批改的,那是拿到农场的小学,请那边的老师帮忙打分。

天塌下来,有无数人替她顶着。

有三天的公示期,在这期间如果认为招工程序有任何问题,存在舞弊情况,都可以去政治处王主任那里举报。

三天过后,如果无事发生,那两位女同志才算正式入职。

这三天公示期平安无事,苏姚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虽然她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可是平白无故再添波澜,这实在是麻烦。

在公示期结束以后,苏姚再次见到了录用的两位女知青。一个叫唐湘,另一个叫冯红慧,两个女知青都是那种热情外向会来事的性子。

但相比起来,苏姚叫唐湘的姑娘印象更为深刻。一米七的女孩,在这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算是少见,毕竟某些男同志都没一米七。

苏姚原身也是小时候吃不饱饭,家里的饭菜多先紧着哥哥弟弟还有父母。从小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她的身高也就一米六出头,跟一米八往上的周言安站在一块,对比相当惨烈。

苏姚比冯红慧要高上一些,但两人都要仰视唐湘。

唐湘是个很利索的京城大妞,操着一口流利的京腔。

在与她的对话中,苏姚知道,这姑娘原来在团里的医院工作。

尽管知青们都在团里,但每个人分到的工作不尽相同。有人要在农场里种地,有人要在加工厂里工作,还有人就比较轻松,诸如在医院或者团部里面。

唐湘原本的工作就属于比较轻松又干净的那一类,苏姚内心有些不理解,她为什么要离开清闲的医院,而选择一个刚成立没多久,不大正规,未来可能麻烦事一大堆的新单位。

这就好像辞了清闲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而选择朝五晚九不赚钱还极有可能往里面搭钱的创业公司。

苏姚想知道,她是不是在医院那边受了欺负,但是才刚刚见面,感觉这些话不太适合问出口,想着要把事情记在心里,以后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