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李白代表作怎么这么多啊(第3/4页)
王安石收回思绪,冷着脸说:“行当泥沙俱下,能有一成认真抄书的人就算不错了,胡写也就罢了,很容易分辨出来。最怕的是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人非常自信,喜欢对内容进行合理地更改,太难分辨了。”
“至于什么是原版,得问李白。”
杜甫饶有兴致地听着天幕说的话。李白不在未来的江湖,江湖却仍有他的传说,关于一首诗,到底哪个是原版,都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无数学者争论,无数弹幕吵架,连天幕都要特意提一嘴。
杜甫不晓得未来的娱乐圈,不然一定会说一句:“太红了!”
“所以太白兄,这两个哪一个是你的原版?如果都不是的话,什么才是你的原版?”
李白但笑不语:"我还没写这首诗呢,我怎么知道。
再说了之前盘点那什么白民品的时候,有人说白星星不懂《长相欧》
吊帐很直销 旧也
舌窃不懂《长恨歌》。虽然很高后,但
道理。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太过纠结于诗背后的人,未免不美。"
“那到底是在探究诗,还是在探究人呢?”
杜甫似有所悟,良久之后说道:“太白兄海纳百川,吾不能及。”
紧接着天幕继续说:【接下来的几年,五十多岁的李白继续游玩,这次,他来到了安徽。清代文人袁枚记录了一个趣事。】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白花钱大手大脚,晚年手头拮据,最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钱的朋友。
某天,李白收到了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位陌生人汪伦邀请他去安徽皖南泾县旅游。
汪伦:“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一听,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酒,还有这等美事?他乐滋滋地去了。
结果到了之后,汪伦居然说:“没有什么十里桃花,只有一个桃花潭,也没有一万家酒店,只是那个酒店老板姓万。”
汪伦虽然这么说,但也只是开个玩笑,还是好酒好菜地招待李白。
两人同样不拘小节,狂傲不羁,快乐自由,偶尔还喜欢耍贫嘴,简直脾气相合。
李白玩了几天,要走了,那时候汪伦不在家。
汪伦回到家之后才知道,李白已经乘舟远行,他连忙拿着好酒来到岸边相送。
李白接过酒,心情愉悦,脱口而出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魏晋才女谢道韫乍一听,微微皱眉,写诗怎么可以直呼姓名,这也太口头语了,和之前几首诗相比,简直有失水准。
可仔细一揣摩,她又暗暗心惊。每个字都是大白话,和组合在一起,偏偏有一种别样的魅力。那么洒脱,那么亲切,又那么有人情味。
谢安的侄子一听,满心以为自己也能写了,脱口而出了几句"浑然天成"的诗句,并问:"我写得怎么样?”
谢道韫心中:地铁,老人,看手机。
她直言不讳:"之前天幕提了一个词叫做打油诗,送给你很合适,画虎不成反类犬。"
谢安的侄子:“……”
曹植若有所思:“深干尺的桃
花潭水也不及汪伦送别之情,真符合李太白的形象,怎么夸张怎么来,但确实突出,光这一句话就抵过了无数长篇大论。"
“真切的感情,不需要任何雕琢。”
曹操纳闷:“其实为父写的也都是口头语,绿何没有他这篇出名呢?为父的感情也很真挚!”
情到浓时,他当着众人的面又吟了一下自己的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等人:“……”
曹植心中默默不敢言,李白送汪伦是真心,父亲学周公是真心吗?
哪个周公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这一场“大汉忠臣”的游戏,只有曹操演得乐在其中。
桃花潭附近,普通村民汪伦受宠若惊,什么?他居然因为李白的一首诗这么出名!
他的朋友都激动坏了,连忙向他取经:“你怎么跟李太白成为好友的啊!”
汪伦拍拍胸口,豪气地说:“没有人能拒绝这个。”
朋友恍然大悟:"以真心换真心,我懂了。"
“什么真心啊?我是说这个。”汪伦从鼓鼓塞襄的衣服中取出钱袋。
“这天下谁能拒绝黄白之物?”
朋友:“……”
“当真是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嘴上在夸赞李白,心中却有点郁闷。
如果是岑夫子丹丘生,也就罢了,他知道这两人是李白的知己好友,关系超级好。李白这么深情地写诗也很正常。
可汪伦又是谁呀?
就连岑夫子和丹丘生,李白也只是说:“多喝点酒。”
到了汪伦这里,偏偏成了"不及汪伦送我情"。听天幕说,汪伦只不过是个普通村民,和李白才认识几天,关系就好成了这样,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