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陶潜得五宝,魔道有天骄(第2/3页)

陶大真人也不晓得客气,先行一抬手,径将那朵还未开放,只有花苞的金莲执来。

心头生出感知,脑海淌过志述,直接便道:

“因果报应,苦海无涯,唯涅槃可挣脱。”

“此宝应为【涅槃金莲】。”

话音落下,金莲顿生华光,似在回应。

只是显然时机不到,依旧不开。

陶潜也不在意,又往下面诸宝瞧去。

随着感知、志述不断迸发,陶潜的声音一次次响起:

“饮此泉者,无老病死苦,得无量寿身,此宝应为【无量功德泉】。”

“六根清净,方可六尘不染,此宝应为【六根清镜。】”

“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食得此膏,可解八苦,此宝应为【救苦金钵】。”

说到此处时,陶潜那外相已生大变。

原先他是个不沾染尘埃的白袍妙僧模样,如今他执着涅槃金莲,脚下翻涌功德泉水,身后悬有清净宝镜,掌中托着救苦金钵……修行界中,哪怕是大自在寺、大转轮寺出来的佛子,派头也无这般大。

他倒仍不满足,又一探手。

那最后一件佛衣飞来,裹卷其身,好似就是量体裁衣而成,分外合适不说,更见得佛性倍增,奥妙无穷,这袈裟佛衣的丝线皆是数百佛禽妖魔的皮囊,其上坠着的一些佛珠舍利、珊瑚玛瑙等物,则是那些佛禽未碎骨骸炼成。

只这些,不过都是外相。

此佛衣真正奥妙,乃其中所蕴诸多金刚、罗汉、菩萨、佛陀身上的佛性,以及那不知多少佛法碎片关窍。

陶潜默默感知,径直道:

“这佛衣,熔炼佛性、佛法于一身,逆魔转佛,度世间一切厄难。”

“其名,应唤作【渡厄袈裟】。”

得了名讳的袈裟顿时闪烁佛光,好似回应。

与此同时,陶潜身上又有二宝凑热闹般冒出。

腰间所挂人种袋刹那去了那灰扑扑表象,放出神光,袋内鼓动,似要展开来,将十方世界,亿万生灵都收了去。

体内佛禽舍利主动飞出,悬于头顶,足有一百位外相威武、佛性非凡的佛禽护法各自飞出,齐齐施礼,开口相贺。

……

这一幕,将云容、袁公都骇住了。

只是二人瞧过后,心底涌出的念头都不同。

云容看着好似真佛子一般的自家夫君,心底念道:

“好弟弟,不愧是多宝真君唯一真传,这一身行头,莫说扮一个南海来的佛子,就是去扮作自在寺佛子,想来也没有人能怀疑,怕是自在寺自己都要怀疑,此子是不是自家某位佛陀的转世身。”

袁公则暗自咂舌后,又是恼怒,又是幸灾乐祸道:

“得,不必再多言,这必又是多宝那老王八的算计,敢情真正被他盯上的不是我秘魔宗,而是佛门那些死贼秃的道统。”

“这小子都不用多做什么,只要摆出这个派头,去往任何一个大寺,佛陀都愿意出来收他做弟子。”

“乖乖,多宝这厮确是会玩。”

……

相比他们二人,陶潜自己倒是没有多么大惊小怪。

虽也是颇为满意的瞧了瞧自己,但还是很快将宝贝们都收起,同时嘀咕道:

“这五件宝贝,暂时只怕都见不得光。”

“若还是魔佛恶莲、六尘魔镜那等模样,到了省城拿出来显摆,三罗汉未必会有不满,只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培养自家魔佛子了。”

“可如今这模样,一拿出来,只怕我任何辩解都无用,直接露馅,好嘛,逆魔转佛,师徒二人都是细作没跑了。”

“另外便是这五宝尚都是器胚,无甚大威能,除了好看些,实无大用。”

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原因。

不要看先前那些食寿仙童、林中邪灵等等,吹嘘的极好。

事实是,对也不对。

若这五件佛宝是成熟状态,威能自是一件比一件强横。

但只初成,只器胚,离成熟还远着。

就如那【无量功德泉】,初触及时,言说其内寿达数万年。

真相是:若给凡人服用,一口气喝光,明面的确可增寿数千上万年,可代价之多,同样达数千上万种,真要是喝了,怕是要遭这世上最可怕的诅咒,永世无法超生。

若给修士服用,寿数增得少些,代价也少些,但少的有限,只怕唯有佛陀级别的存在能承受,可到了那等境界,何须一口功德泉?

其余四宝,也是类似情状。

陶潜将它们逆魔为佛后,威能更减了些。

“仍有不少用处,但无法与佛禽舍利、人种袋相提并论。”

“不过这依旧算是不可思议的大机缘,我若愿下功夫去炼宝修佛……耗个数十上百年,真开一脉佛寺,必是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