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离大谱 朱祁镇,真的别太爱了(第4/5页)

【因此,在于谦上任后,首先实行正确的后勤方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积极做好后勤准备。】

【在人力准备方面,着重整顿,充实京军。】

【京军的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覆没后,京城中就只剩下部分守城部队,于是为了迎接战斗,于谦开始重组京军。】

【他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派遣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听得不由点头:“这人力方面的调遣与准备,确实很充分。”

尉迟恭以及程咬金等武将也是连连点头。

那瓦剌军继续南进,如此紧急情况之下,还能做到如此,这于谦之能确实不容小觑,可见这大明也确实气数未尽。

【在武器装备的筹措方面,于谦也想尽了办法。】

【当时,京城军中仅有十分之一的将士有盔甲,兵器也严重不足,为此,于谦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紧赶制,一方面将南京库存兵器的三分之二,共126万件调入北京,以补充守城部队。】

【同时还派出人员到土木堡收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各类装备武器等,并更换了明军的战服以及军旗等。】

【在粮食储备和运输方面,当时,供应北京的粮食有数百万石储备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可是由于短期内无法将其运到北京,有人担心被瓦剌利用,主张将这些粮食烧毁。】

【但于谦不同意,他认为,这些粮食是宝贵的财富,是京城保卫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因此,于谦采用了一切措施运粮。】

【——除官府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

【并且于谦还提出,对运到北京20石以上粮食的人,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以资鼓励。】

【于是重赏之下有勇夫,在于谦的督促下,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

【不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京城并储备起来,从而使军心大振,也稳定了民心!而在此基础上,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众从皆欢呼雀跃,也更是极大的凝聚了民心!】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诸人不禁心生赞叹。

这种种举措,真能说一句有先见之明,也有用兵作战,定国安邦之才能!

【当然,人力方面不止有充实京城军队,于谦还着重发动群众——】

【他将全城军民都动员起来,以备战备荒。】

【如将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然后来进行训练。】

【还筹集了各种工具材料等,组织力量加固周边城墙,增修了京城九门,加强了城防,同时还命令工部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墙上绑上沙栏木,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性能。】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于谦还传檄京城周围的州县,以及山西河北等地民众,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剌军队,以切断其后退之路。】

【而这果真在之后起到了作用——在瓦剌军改为进攻彰义门之时,由于监军太监率领骑兵冲击敌阵去抢攻,使得明军阵势陷入混乱,瓦剌军乘势反击,追到德胜门外,于此万分危急关头,当地居民纷纷登上房顶,以砖石迎战瓦剌军。】

【而后于谦派出的援军也及时赶到,借此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

朱元璋不禁心下震动,军民一心啊。

不过……又是监军太监!

朱元璋皱了皱眉,这宦官太监,当真是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总之,也先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到处遭到军民的抵抗和不断袭击,各地的百姓民众自动组织起来,抗击瓦剌军的掠夺,而北方边陲重镇的守兵们,也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保卫国土。】

【于是也先进攻北京各门屡次遭到失败,中路军在居庸关的进攻也受挫等,之后又获悉明朝各路援军即将到达,唯恐后路被切断,便于十五日夜率一部人马,挟持明英宗朱祁镇由良乡向紫荆关撤退。】

【但瓦剌军队在撤退的路上,还要一路烧杀抢掠,掠夺了许多物资和人口。】

【就想问问,被“挟持”的明英宗朱祁镇,难道都看不到这些吗?】

【结果跟人家回去之后,被好吃好喝招待着,于一年左右回来后,再之后的之后,不仅平反王振,为其建庙祭葬招魂,甚至也给瓦剌的也先在京城建庙!因为朱祁镇认为是也先放他回来的!】